基金资助 | 第4-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31页 |
1.1 H_2S | 第15-17页 |
1.1.1 H_2S的毒性 | 第15-16页 |
1.1.2 H_2S与气体信号分子 | 第16-17页 |
1.2 气体信号分子H_2S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1.2.1 动物中H_2S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2 植物中H_2S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1.3 H_2S的内源产生酶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1.3.1 动物中催化内源性H_2S产生的酶 | 第25-27页 |
1.3.2 植物中催化内源性H_2S产生的酶 | 第27-28页 |
1.4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3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pMD18-T-AtCBL重组载体与pET28a-AtCB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9页 |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1页 |
2.2 pMD18-T-AtCBL重组载体的构建、转化及鉴定 | 第31-37页 |
2.2.1 野生型拟南芥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31-33页 |
2.2.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3-34页 |
2.2.3 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34-35页 |
2.2.4 重组质粒的提取、酶切与测序鉴定 | 第35-37页 |
2.3 pET28a-AtCB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9页 |
2.3.1 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37-39页 |
第三章 AtCBL的诱导表达 | 第39-43页 |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3.1.1 菌株 | 第39页 |
3.1.2 试剂 | 第39页 |
3.1.3 仪器 | 第39页 |
3.2 大肠杆菌中AtCBL的诱导表达 | 第39-40页 |
3.3 SDS-PAGE蛋白电泳胶体的制备 | 第40页 |
3.4 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40-43页 |
第四章 AtCBL催化H_2S产生的酶活测定 | 第43-45页 |
4.1 试剂和仪器 | 第43页 |
4.1.1 试剂 | 第43页 |
4.1.2 仪器 | 第43页 |
4.2 H_2S产率测定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53页 |
5.1 pMD18-T-AtCBL重组载体与pET28a-AtCB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8页 |
5.1.1 拟南芥植株的培养 | 第45页 |
5.1.2 拟南芥总RNA的提取 | 第45页 |
5.1.3 拟南芥AtCBL基因的克隆与回收 | 第45-46页 |
5.1.4 重组质粒pMD18-T-AtCBL的构建、转化和鉴定 | 第46-47页 |
5.1.5 重组质粒pET28a-AtCBL的构建、转化和鉴定 | 第47-48页 |
5.2 大肠杆菌重组AtCBL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第48-49页 |
5.3 重组AtCBL蛋白催化H_2S产生的酶活测定 | 第49-50页 |
5.4 讨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