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8页 |
1.1.1 氟与人体健康 | 第9-10页 |
1.1.2 地下水中氟化物来源及分布 | 第10-11页 |
1.1.3 高氟水处理技术 | 第11-12页 |
1.1.4 常用的除氟吸附剂 | 第12-15页 |
1.1.5 单纯形质心设计 | 第15-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2章 天然火山岩去除水中氟离子性能研究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2 氟离子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2.3 除氟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2.3.1 不同地区火山岩除氟效果比较 | 第24-25页 |
2.3.2 溶液pH对 | 第25-26页 |
2.3.3 吸附剂投加量对 | 第26页 |
2.3.4 吸附时间对 | 第26-27页 |
2.3.5 初始氟浓度对 | 第27-28页 |
2.3.6 吸附动力学 | 第28-29页 |
2.3.7 吸附等温线 | 第29-31页 |
2.3.8 火山岩表征与机理分析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的制备与优化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3.2.2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的制备方法 | 第36页 |
3.2.3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制备预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4 陶粒吸附除氟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2.5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配比优化 | 第37-38页 |
3.2.6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改性实验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3.3.1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制备预实验 | 第39-40页 |
3.3.2 基于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的单纯形质心设计 | 第40-43页 |
3.3.3 基于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的响应模型分析 | 第43-45页 |
3.3.4 基于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的响应追踪图和重叠等值线图 | 第45-48页 |
3.3.5 基于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的响应优化 | 第48-49页 |
3.3.6 陶粒改性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除氟特性和机理研究 | 第51-6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4.2.2 氟离子测定方法 | 第52页 |
4.2.3 除氟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4.3.1 陶粒表征分析 | 第54-57页 |
4.3.2 溶液pH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吸附剂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8页 |
4.3.4 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5 吸附动力学 | 第59-62页 |
4.3.6 吸附等温线 | 第62-64页 |
4.3.7 火山岩基多孔陶粒吸附除氟机理探讨 | 第64-65页 |
4.3.8 共存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65页 |
4.3.9 陶粒脱附试验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