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儿童口腔疾病论文

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treptococcus mutans产酸及调节机制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略语第14-15页
前言第15-17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产酸能力的影响第17-30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1.1 材料第17-18页
        1.1.2 实验方法第18-19页
            1.1.2.1 菌悬液的制备第18页
            1.1.2.2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第18页
            1.1.2.3 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产酸的测定第18-19页
        1.1.3 统计学分析第19页
    1.2 结果第19-24页
        1.2.1 变异链球菌纯培养及细菌形态鉴定第19-20页
        1.2.2 四种糖浓度下LEO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第20页
        1.2.3 LEO对0%、0.2%、1%和5%糖浓度下S.mutans产酸的影响结果…第20-24页
    1.3 讨论第24-29页
        1.3.1 实验菌株的选择第24-25页
        1.3.2 葡萄糖浓度的选择第25-26页
        1.3.3 LEO微乳液第26页
        1.3.4 LEO的提取方法第26-27页
        1.3.5 LEO对S.mutans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1.3.6 LEO对0%、0.2%、1%和5%糖浓度下S.mutans产酸的影响结果…第28-29页
    1.4 小结第29-30页
二、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0-4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2.1.1 实验材料第30页
        2.1.2 实验方法第30-32页
            2.1.2.1 菌悬液的制备第30页
            2.1.2.2 变异链球菌的培养第30-31页
            2.1.2.3 变异链球菌的细胞破碎第31页
            2.1.2.4 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第31-32页
            2.1.2.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32页
        2.1.3 统计学分析第32-33页
    2.2 结果第33-37页
        2.2.1 不同糖浓度下LEO对S.mutans乳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测定结果第33-37页
        2.2.2 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产酸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37页
    2.3 讨论第37-42页
        2.3.1 酶活性研究第37页
        2.3.2 乳酸脱氢酶的选择第37-38页
        2.3.3 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检测第38页
        2.3.4 S.mutans破壁方法的选择第38-40页
        2.3.5 BCA蛋白定量法的选择第40页
        2.3.6 LEO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2.3.7 葡萄糖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2.4 小结第42-43页
三、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ldh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第43-6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9页
        3.1.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3.1.2 实验方法第44-49页
            3.1.2.1 菌悬液的制备第44页
            3.1.2.2 S.mutans菌液的培养第44-45页
            3.1.2.3 RT-PCR检测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ldh基因转录的影响第45-47页
                3.1.2.3.1 总RNA的提取第45页
                3.1.2.3.2 总RNA的浓度、纯度和完整性检测第45-46页
                3.1.2.3.3 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ldh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第46-47页
            3.1.2.4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LEO对不同糖浓度下S.mutansldh基因翻译的影响第47-49页
                3.1.2.4.1 总蛋白的提取第47-48页
                3.1.2.4.2 蛋白质凝胶电泳第48页
                3.1.2.4.3 蛋白质的电转移与膜的封闭第48-49页
                3.1.2.4.4 抗原抗体反应第49页
                3.1.2.4.5 ECL(增强化学发光法)显影、曝光第49页
        3.1.3 统计学分析第49页
    3.2 结果第49-58页
        3.2.1 RT-PCR实验结果第49-56页
            3.2.1.1 S.mutans总RNA提取结果第49-50页
            3.2.1.2 变异链球菌RT-PCR结果第50-51页
            3.2.1.3 PCR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第51-56页
        3.2.2 Western-blot结果第56-58页
    3.3 讨论第58-60页
    3.4 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综述第68-76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及牙槽骨的CBCT研究
下一篇:羧甲基壳聚糖-溶菌酶纳米凝胶稳定无定形磷酸钙封闭牙本质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