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10页 |
文中变量符号说明表 | 第10-11页 |
全文缩写一览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车辆悬架系统概述 | 第12-14页 |
·传统的被动悬架及其局限性 | 第12页 |
·主动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悬架控制的本质特点 | 第13-14页 |
·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综述及存在问题 | 第14-18页 |
·常见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 第14-17页 |
·主动悬架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现状 | 第18-21页 |
·鲁棒控制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鲁棒控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概况 | 第19-20页 |
·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其性能评价方法 | 第23-36页 |
·引言 | 第23页 |
·路面输入模型 | 第23-26页 |
·随机路面输入 | 第23-25页 |
·冲击性路面输入 | 第25-26页 |
·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6-29页 |
·主动悬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第29-35页 |
·主动悬架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第29页 |
·主动悬架鲁棒性评价方法 | 第29-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策略的新型优化算法—DELMI 算法 | 第36-48页 |
·引言 | 第36页 |
·LMI 基础知识 | 第36-37页 |
·LMI 的一般表示及其性质 | 第36-37页 |
·矩阵作变量 | 第37页 |
·三类标准LMI 问题 | 第37页 |
·系统的范数及其LMI 表示 | 第37-40页 |
·系统的H_∞性能 | 第38页 |
·系统的H_2 性能 | 第38-39页 |
·系统的广义H_2 性能 | 第39-40页 |
·差分进化算法 | 第40-44页 |
·差分进化算法简介 | 第40页 |
·DE 的实现 | 第40-42页 |
·DE 参数的选择 | 第42-43页 |
·DE 的应用情况 | 第43-44页 |
·DELMI 优化算法 | 第44-47页 |
·主动悬架鲁棒控制器的初步设计 | 第44-45页 |
·双线性矩阵不等式简介 | 第45页 |
·新型优化算法—DELMI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DELMI 算法实现步骤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主动悬架单目标鲁棒输出反馈控制 | 第48-69页 |
·引言 | 第48页 |
·主动悬架单目标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48-49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输出反馈控制 | 第49-59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控制问题描述 | 第49页 |
·最优H_∞控制器设计 | 第49-52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H_∞主动悬架间的比较 | 第59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59-67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2 控制问题描述 | 第59页 |
·最优H_2 控制器设计 | 第59-61页 |
·分析与仿真 | 第61-66页 |
·H_2 主动悬架性能评价 | 第66-67页 |
·H_2 主动悬架与H_∞主动悬架的比较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主动悬架多目标鲁棒输出反馈控制 | 第69-90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主动悬架多目标控制问题描述 | 第69-70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广义H_2 控制 | 第70-78页 |
·最优H_∞/广义H_2 控制问题描述 | 第70页 |
·最优H_∞/广义H_2 控制器设计 | 第70-72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H_∞/广义H_2 主动悬架的比较 | 第77-78页 |
·主动悬架最优H_2/广义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78-85页 |
·最优H_2/广义H_2 控制问题描述 | 第78页 |
·最优H_2/广义H_2 控制器设计 | 第78-79页 |
·仿真及结果 | 第79-85页 |
·比较及分析 | 第85页 |
·主动悬架的性能比较 | 第85-88页 |
·H_2MC2 悬架与H_2 悬架的比较 | 第85页 |
·H_2MC2 悬架与H_∞悬架的比较 | 第85-86页 |
·H_2MC2 悬架与高阶H_2/广义H_2 主动悬架的对比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主动悬架非脆弱 H_2/广义 H_2输出反馈控制 | 第90-101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非脆弱H_2/广义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91-94页 |
·非脆弱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92-93页 |
·非脆弱广义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93-94页 |
·非脆弱H_2/广义H_2 输出反馈控制 | 第94页 |
·非脆弱H_2/广义H_2 主动悬架设计 | 第94-96页 |
·非脆弱最优H_2/广义H_2 控制问题描述 | 第94页 |
·非脆弱H_2/广义H_2 最优控制器设计 | 第94-95页 |
·非脆弱H_2/广义H_2 主动悬架性能分析 | 第95-96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96-100页 |
·N F 主动悬架频域效果分析 | 第96-97页 |
·NF 主动悬架RMS 值分析 | 第97-99页 |
·包块响应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7章 试验部分 | 第101-116页 |
·悬架系统特性测试试验 | 第101-106页 |
·试验装置介绍 | 第101-102页 |
·静态试验 | 第102-103页 |
·动态试验 | 第103-106页 |
·基于dSPACE 的主动悬架实时仿真 | 第106-115页 |
·dSPACE 系统简介 | 第106-107页 |
·基于dSPACE 的主动悬架实时仿真研究 | 第107-114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 | 第116-117页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8-129页 |
摘要 | 第129-132页 |
Abstract | 第132-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