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安卓系统恶意软件动态监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2-13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第14-29页
    2.1 安卓系统介绍第14-20页
        2.1.1 安卓系统架构第14-16页
        2.1.2 安卓基本组件第16-17页
        2.1.3 安卓安全机制第17-20页
    2.2 安卓系统安全问题分析第20-24页
        2.2.1 重打包技术第20-22页
        2.2.2 串谋权限攻击第22页
        2.2.3 四大组件安全第22-24页
    2.3 自动化测试技术第24-25页
        2.3.1 Monkey第24页
        2.3.2 Monkeyrunner第24-25页
        2.3.3 HierarchyViewer第25页
    2.4 安卓系统各安全架构层检测机制第25-28页
        2.4.1 应用程序层库替换第25-26页
        2.4.2 应用程序框架层挂钩API第26-27页
        2.4.3 内核层修改系统调用表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安卓恶意软件动态监测方法研究第29-37页
    3.1 基于内核的动态行为监控方法第29-32页
        3.1.1 系统调用截获功能第30-31页
        3.1.2 系统调用解析功能第31-32页
    3.2 应用程序安全评估策略第32-36页
        3.2.1 恶意应用程序分类第32-33页
        3.2.2 静态安全防御策略第33-34页
        3.2.3 动态安全评估策略第34-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安卓恶意软件动态监测方案设计与实现第37-49页
    4.1 安卓恶意软件动态监测方案设计目标第37页
    4.2 安卓恶意软件动态监测系统的框架第37-38页
    4.3 行为触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8-39页
    4.4 行为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9-43页
        4.4.1 行为监控模块框架第39-40页
        4.4.2 行为监控模块的具体实现第40-43页
    4.5 行为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3-48页
        4.5.1 系统调用数据抽取与存储第43-44页
        4.5.2 静态安全防御策略的具体实现第44-45页
        4.5.3 动态安全评估策略的具体实现第45-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9-55页
    5.1 实验总体方案第49页
    5.2 实验环境配置第49-50页
    5.3 实验步骤第50-53页
    5.4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5页
    6.2 进一步工作和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0-61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SM的中文文本分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Spark大数据平台的敏感移动性知识复杂网络的净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