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12-22页 |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2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2 “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建设规划 | 第22-42页 |
| 2.1 国际铁路通道定义与内涵 | 第22-24页 |
| 2.2 “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必要性 | 第24-25页 |
| 2.3 “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现状及规划 | 第25-39页 |
| 2.4 “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项目需求 | 第39-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3 中国铁路参与国际通道建设能力分析及合作策略研究 | 第42-56页 |
| 3.1 中国铁路参与国际通道建设能力SWOT分析 | 第42-47页 |
| 3.2 中国铁路参与国际通道建设市场环境分析 | 第47-51页 |
| 3.3 中国铁路参与国际铁路通道建设总体策略 | 第51-5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研究 | 第56-78页 |
| 4.1 风险的定义 | 第56页 |
| 4.2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第56-59页 |
| 4.3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59-68页 |
| 4.4 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法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68-76页 |
| 4.5 项目建设风险因素清单 | 第7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5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渐进决策与风险双层评估指标体系 | 第78-92页 |
| 5.1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风险评估特点 | 第78-79页 |
| 5.2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渐进决策与风险双层评估流程 | 第79-84页 |
| 5.3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双层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84-9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6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风险双层量化评估方法与计算模型 | 第92-116页 |
| 6.1 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风险双层量化评估方法比选 | 第92-96页 |
| 6.2 基于主成分法的宏观层国别行业风险评估模型 | 第96-110页 |
| 6.3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微观层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 第110-114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 7 中欧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风险评估实例研究 | 第116-150页 |
| 7.1 中欧国际铁路通道现状与问题 | 第116-122页 |
| 7.2 中欧国际铁路大能力通道必要性及路径方案 | 第122-126页 |
| 7.3 构建中欧国际铁路大能力通道方案渐进决策分析 | 第126-130页 |
| 7.4 当前形势下中欧通道建设风险双层评估 | 第130-145页 |
| 7.5 中欧通道建设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 | 第145-147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147-150页 |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50-154页 |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0-151页 |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152页 |
| 8.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52-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4-164页 |
| 附录A | 第164-170页 |
| 附录B | 第170-174页 |
| 附录C | 第174-178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8-1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