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椎间盘退变过程中Ang-2/Ang-1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14-35页 |
1 引言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9页 |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15-20页 |
2.1.1 人椎间盘髓核组织 | 第15页 |
2.1.2 人原代髓核细胞 | 第15页 |
2.1.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15-17页 |
2.1.4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1.5 培养基 | 第18页 |
2.1.6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8-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9页 |
2.2.1 髓核组织的样本收集和分级 | 第20页 |
2.2.2 髓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0-22页 |
2.2.3 髓核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22-23页 |
2.2.4 Westernblotting检测验证Ang-1和Ang-2蛋白的表达 | 第23-25页 |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25-27页 |
2.2.6 髓核细胞体外压力培养 | 第27页 |
2.2.7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27-28页 |
2.2.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第28-29页 |
2.2.9 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3.1 髓核组织中Ang-1/Ang-2比例随着椎间盘退变等级增高而升高 | 第29-31页 |
3.2 髓核细胞压力培养下,Ang-1/Ang-2比例随着压力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Ang-2诱导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第35-47页 |
1 引言 | 第35-3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2.1.1 人原代髓核细胞 | 第36页 |
2.1.2 成年SD大鼠 | 第36页 |
2.1.3 试剂和试剂盒 | 第36页 |
2.1.4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2.2.1 髓核细胞粘附实验 | 第37-38页 |
2.2.2 髓核细胞活力实验 | 第38-39页 |
2.2.3 髓核细胞凋亡实验 | 第39页 |
2.2.4 Ang-2注射鼠尾构建动物模型 | 第39-40页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3.1 Ang-2抑制髓核细胞粘附能力 | 第40-41页 |
3.2 Ang-2抑制髓核细胞活力 | 第41-42页 |
3.3 Ang-2促进髓核细胞凋亡 | 第42-44页 |
3.4 Ang-2诱导大鼠尾部椎间盘退变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三部分 Ang-2影响Ang-1和FN介导的Tie2/α5β1复合体形成的实验研究 | 第47-57页 |
1 引言 | 第47-4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3页 |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2.1.1 人原代髓核细胞 | 第48页 |
2.1.2 试剂和试剂盒 | 第48页 |
2.1.3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2.2.1 Co-IP检测验证Tie2受体和整合素蛋白α5β1的相互作用 | 第49-51页 |
2.2.2 髓核细胞膜蛋白和浆蛋白抽提 | 第51-52页 |
2.2.3 Westernblotting检测验证Akt蛋白的表达 | 第52页 |
2.2.4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52页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52-5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3.1 Ang-2抑制Ang-1和FN介导的Tie2/α5β1复合体形成 | 第53-54页 |
3.2 Ang-2促进整合素受体蛋白α5β1在细胞浆的滞留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部分 Ang-2对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7-64页 |
1 引言 | 第5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57-59页 |
2.1.1 人原代髓核细胞 | 第58页 |
2.1.2 试剂和试剂盒 | 第58页 |
2.1.3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2.2.1 Co-IP检测验证FAK蛋白磷酸化水平 | 第59页 |
2.2.2 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Akt蛋白的表达 | 第59页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5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3.1 Ang-2抑制FAK磷酸化 | 第59-60页 |
3.2 Ang-2通过抑制Akt磷酸化抑制PI3K/Akt激活 | 第60-61页 |
4 讨论 | 第61-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综述 | 第74-8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