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研究--以广州地税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相关概念阐释第13-15页
        1.2.1 大企业的界定标准第13-14页
        1.2.2 税收管理专业化第14-15页
        1.2.3 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第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18页
        1.3.1 成立专门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机构必要性问题第15-16页
        1.3.2 具体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第16-18页
        1.3.3 研究综合评述第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广州地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现状第19-30页
    2.1 广州经济情况概述第19-20页
    2.2 广州市大企业(总部企业)税收情况第20-22页
    2.3 广州地税大企业税收管理实践第22-30页
        2.3.1 创新大企业税收征管方式第25-28页
        2.3.2 建立“回应性”的纳税服务工作模式第28-30页
第三章 广州地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第30-38页
    3.1 2017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整改走访调研活动分析第30-33页
        3.1.1 征管流程方面第31页
        3.1.2 服务规范方面第31-32页
        3.1.3 电子办税系统方面第32页
        3.1.4 税收优惠方面第32-33页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3.2.1 数据管税格局有待加强第33-34页
        3.2.2 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第34页
        3.2.3 人力资源缺乏第34-35页
        3.2.4 个性化、专业化纳税服务有待加强第35-36页
    3.3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改革问题的成因第36-38页
        3.3.1 管理理念的僵化第36页
        3.3.2 各方利益的冲突第36-37页
        3.3.3 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严格限制第37页
        3.3.4 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和基础的缺失第37-38页
第四章 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经验借鉴第38-42页
    4.1 机构设置情况第38页
        4.1.1 按组织结构形式划分第38页
        4.1.2 按照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划分第38页
    4.2 管理模式的特点第38-39页
        4.2.1 以有效监控税源为目的第38-39页
        4.2.2 分行业设置管理机构第39页
        4.2.3 以管理所得税为主第39页
        4.2.4 集中优势人力资源第39页
    4.3 各国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9-42页
        4.3.1 注重构建客户服务型关系第39-40页
        4.3.2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第40-41页
        4.3.3 注重大企业税收管理人才体系建设第41-42页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对策第42-49页
    5.1 树立新型税收管理观念第42页
    5.2 重塑税收征管流程第42-43页
    5.3 加强信息化建设第43页
    5.4 推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第43-44页
    5.5 建立人才培养流动机制第44-45页
    5.6 循序推进差异化递进式风险管理新模式第45-49页
        5.6.1 强化纳税信用管理第45页
        5.6.2 推行纳税人不确定事项报告制度第45-46页
        5.6.3 适时推出“税收遵从指数”第46-47页
        5.6.4 引导企业与税务机关合作,共同防范税收风险管理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用研究
下一篇:珠海国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