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氯盐渗透扩散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效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混凝土耐久性第10-12页
        1.2.2 氯盐侵蚀机理第12-14页
        1.2.3 氯盐侵蚀影响因素第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3.1 氯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研究第15页
        1.3.2 氯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耦合规律研究第15页
        1.3.3 氯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耦合数值研究第15页
        1.3.4 受氯盐侵蚀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衰减规律第15页
        1.3.5 氯盐侵蚀后混凝土强度的数值研究第15页
        1.3.6 混凝土在渗透扩散耦合侵蚀损伤过程分析第15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8页
第2章 氯盐侵蚀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第18-42页
    2.1 试验材料准备第18-21页
        2.1.1 材料的选取第18-19页
        2.1.2 混凝土配合比第19页
        2.1.3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第19-21页
    2.2 侵蚀试验方案第21-26页
        2.2.1 氯盐扩散侵蚀混凝土试验第21-24页
        2.2.2 氯盐渗透扩散耦合侵蚀混凝土试验第24-26页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40页
        2.3.1 侵蚀环境的影响第26-30页
        2.3.2 溶液浓度的影响第30-34页
        2.3.3 盐渍土含盐量的影响第34-37页
        2.3.4 侵蚀方式的影响第37-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氯盐渗透扩散侵蚀混凝土的数值研究第42-56页
    3.1 COMSOL5.3a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第42-46页
        3.1.1 软件简介第42页
        3.1.2 氯盐在混凝土中扩散模型第42-44页
        3.1.3 氯离子扩散数值模拟建模过程第44-46页
    3.2 氯离子扩散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6-53页
        3.2.1 氯盐浓度分布特征第46-47页
        3.2.2 模拟结果分析第47-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4章 氯盐侵蚀下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第56-72页
    4.1 试验概况第56-57页
        4.1.1 单轴压缩试验主要试验步骤:第56-57页
        4.1.2 巴西劈裂试验主要试验步骤:第57页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7-70页
        4.2.1 侵蚀环境的影响第57-63页
        4.2.2 氯盐浓度的影响第63-66页
        4.2.3 侵蚀方式的影响第66-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氯盐渗透扩散耦合侵蚀混凝土力学损伤数值模拟第72-82页
    5.1 COMSOL5.3a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第72-73页
        5.1.1 软件简介第72页
        5.1.2 氯盐侵蚀后混凝土力学损伤模型第72页
        5.1.3 侵蚀后混凝土数值模拟建模过程第72-73页
    5.2 侵蚀后混凝土力学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3-80页
        5.2.1 混凝土强度分布特征第73-74页
        5.2.2 模拟结果分析第74-80页
    5.3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氯盐渗透扩散耦合侵蚀混凝土过程损伤分析第82-92页
    6.1 工程背景第82-83页
    6.2 混凝土在氯盐侵蚀下单轴压缩抗压强度损伤的影响第83-89页
        6.2.1 环境影响下混凝土损伤行为第83-85页
        6.2.2 浓度影响下混凝土损伤行为第85-87页
        6.2.3 侵蚀方式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第87-89页
    6.3 侵蚀与损伤耦合关系第89-90页
        6.3.1 侵蚀环境下损伤度的变化规律第89页
        6.3.2 氯盐浓度与损伤度的关系第89页
        6.3.3 侵蚀方式下损伤度的变化规律第89-90页
        6.3.4 扩散系数与氯盐浓度的关系第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主要结论第92-93页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变量注释表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口地区橡胶集料混凝土桥面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批评、阐释、建构--对社会主义蒙古文学研究的考察:1949-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