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7页 |
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6-2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1-41页 |
(一)实验研究对象与标本采集 | 第21-25页 |
1 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 | 第21-23页 |
2 标本采集及保存 | 第23-24页 |
3 人口学数据采集 | 第24页 |
4 SNPs位点的选择 | 第24-25页 |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耗材 | 第25-27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27-40页 |
1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30页 |
3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 | 第30-34页 |
4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34-38页 |
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 第38-40页 |
6 血清AFP测定 | 第40页 |
(四)统计学分析 | 第40-41页 |
二、结果 | 第41-68页 |
(一)ERCC1 单核苷酸多态性、mRNA表达、蛋白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57页 |
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 | 第41-42页 |
2 ERCC1 基因位点PCR测序图 | 第42-44页 |
3 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检验结果 | 第44-45页 |
4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第45-50页 |
4.1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4.2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体模型与肝癌的易感性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3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病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47-50页 |
5 ERCC1 mRNA表达与基因位点多态性及肝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第50-55页 |
5.1 Q-PCR反应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 第50-53页 |
5.2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ERCC1 mRNA表达差异分析 | 第53页 |
5.3 ERCC1mRNA表达与基因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页 |
5.4 ERCC1 mRNA表达与肝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6 肝癌组织ERCC1 蛋白表达分析 | 第55-57页 |
6.1 肝癌组织ERCC1 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 第55-57页 |
6.2 肝癌组织ERCC1 蛋白表达与基因型相关分析 | 第57页 |
(二)AFP单核苷酸多态性、mRNA表达、蛋白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68页 |
1 AFP基因位点PCR测序图 | 第57-59页 |
2 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检验结果 | 第59-60页 |
3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第60-63页 |
3.1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3.2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体模型与肝癌的易感性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3.3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病理因素相关分析 | 第62-63页 |
4 AFP mRNA表达与基因位点多态性及肝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第63-65页 |
4.1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FP mRNA表达差异分析 | 第63页 |
4.2 AFP m RNA表达与肝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5页 |
4.3 AFP m RNA表达与基因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页 |
5 血清AFP水平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68页 |
三、讨论 | 第68-76页 |
(一)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mRNA表达、蛋白与肝癌相关性分析 | 第68-71页 |
1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分析 | 第68-70页 |
2 ERCC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病理参数分析 | 第70页 |
3 ERCC1 mRNA表达与肝癌的相关分析 | 第70-71页 |
4 ERCC1 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相关分析 | 第71页 |
(二)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mRNA表达、蛋白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 第71-74页 |
1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分析 | 第71-73页 |
2 AF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病理因素分析 | 第73页 |
3 AFP mRNA表达与肝癌的相关分析 | 第73页 |
4 血清AFP表达与肝癌的相关分析 | 第73-74页 |
(三)课题的创新性及缺陷与不足 | 第74页 |
(四)课题展望 | 第74-76页 |
四、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综述 | 第83-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