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2 药品不良反应分型 | 第14-15页 |
2.3 相关法律法规 | 第15-17页 |
3 L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调查 | 第17-53页 |
3.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概况 | 第17-18页 |
3.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分析 | 第18-30页 |
3.3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信息问卷调查 | 第30-53页 |
4 L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3-56页 |
4.1 总体报告数量不高,可利用性低 | 第53页 |
4.2 部分报告内容存在填写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 | 第53-54页 |
4.3 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存在风险 | 第54页 |
4.4 临床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 | 第54-56页 |
5 完善L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策研究 | 第56-59页 |
5.1 明确日常监测工作部门,健全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提高报告数量 | 第56页 |
5.2 强化报告质量,确保病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 第56-57页 |
5.3 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利用,降低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风险 | 第57-58页 |
5.4 加强监测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知能力 | 第58页 |
5.5 构建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管理系统,预防发生不良反应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0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综述 | 第7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