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二、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一) 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1. 易制毒化学品的界定 | 第15页 |
2. 易制毒化学品的性质 | 第15-16页 |
3. 制毒物品的界定 | 第16-17页 |
4. 非列管化学品的界定 | 第17-18页 |
5. 新精神活性物质 | 第18页 |
(二) 政府管制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1.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8-19页 |
2. 外部性理论 | 第19-20页 |
3.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0-21页 |
4. 俘获理论 | 第21-22页 |
三、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现状 | 第22-34页 |
(一) 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机构和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1. 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机构 | 第23页 |
2. 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二) 易制毒化学品行政管理现状 | 第24-27页 |
1. 易制毒化学品行政管理的相关立法 | 第24-25页 |
2. 易制毒化学品行政管理的制度 | 第25-26页 |
3. 易制毒化学品行政管理的方法 | 第26-27页 |
(三) 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打击现状 | 第27-34页 |
1. 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立法沿革 | 第28-30页 |
2. 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特点和打击现状 | 第30-34页 |
四、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一) 管制法规的不健全 | 第34-36页 |
1. 品种目录调整权限过高 | 第34-35页 |
2. 监管手段单一 | 第35页 |
3. 监管重点不突出 | 第35页 |
4. 品种分类和监管层级设置不合理 | 第35页 |
5. 监管环节欠全面 | 第35-36页 |
6. 处罚规定不合理 | 第36页 |
(二) 管制主体的低效率 | 第36-39页 |
1. 管理混乱,监管分散 | 第36-37页 |
2. 管制部门多层次性造成管制政策执行过程中偏差 | 第37页 |
3. 管制部门信息严重不足和失实 | 第37-38页 |
4. 管制部门易被“俘获” | 第38页 |
5. 管制部门中执法者的低效率 | 第38-39页 |
(三) 管制客体的复杂性 | 第39-41页 |
1. 合法使用量大,管理难度大 | 第39-40页 |
2. 社会认知薄弱 | 第40-41页 |
五、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41-50页 |
(一)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 第41-45页 |
1. 科学界定“易制毒化学品”称谓 | 第41-42页 |
2. 科学调整管制目录,找准监管重点 | 第42-43页 |
3. 下放目录调整权限 | 第43页 |
4. 建立临时列管机制 | 第43-44页 |
5. 增加储存和使用环节管理的内容 | 第44页 |
6. 完善行政处罚措施 | 第44-45页 |
(二)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制效能 | 第45-47页 |
1. 建立高效的跨部门联合监管体制 | 第45-46页 |
2. 建立高水平专业管制队伍 | 第46页 |
3. 建立监督追责机制,拓展执法官员交流 | 第46-47页 |
(三)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第47-49页 |
1. 强化企业自律,依靠社会合法引导 | 第47-48页 |
2. 加大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 第48-49页 |
(四) 以打促管,严厉惩处制毒物品犯罪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