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博格达山周缘二叠系—侏罗系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山前复杂建造等时地层格架划分对比第12页
        1.2.2 山前推覆背景下物源体系分析第12-13页
        1.2.3 山前残余型盆地沉积体系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1页
    2.1 工区地质概况第17页
    2.2 区域构造特征第17-21页
第三章 博格达山周缘露头地层特征第21-38页
    3.1 实测剖面简介第21-30页
        3.1.1 吉木萨尔县小龙口剖面第21-22页
        3.1.2 吉木萨尔县西大龙口剖面第22-23页
        3.1.3 吉木萨尔县水西沟剖面第23-24页
        3.1.4 乌鲁木齐市井井子沟-芦草沟剖面第24-25页
        3.1.5 乌鲁木齐市红雁池剖面第25-26页
        3.1.6 乌鲁木齐市白杨沟剖面第26-27页
        3.1.7 柴窝铺凹陷冰草沟剖面第27-28页
        3.1.8 柴窝铺凹陷锅底坑剖面第28页
        3.1.9 柴窝铺凹陷黑沟-黑沟间剖面第28页
        3.1.10 柴窝铺凹陷黑沟东剖面第28-30页
        3.1.11 柴窝铺凹陷方沟中生界剖面第30页
    3.2 野外露头沉积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第30-38页
        3.2.1 下芨芨槽子群第30-31页
        3.2.2 上芨芨槽子群第31-33页
        3.2.3 下仓房沟群第33-34页
        3.2.4 上仓房沟群第34-35页
        3.2.5 小泉沟群第35-36页
        3.2.6 水西沟群第36-38页
第四章 博格达山隆升时期与区域层序地层特征第38-70页
    4.1 博格达山隆升时期第38-54页
        4.1.1 博格达山第一期隆升第40-44页
        4.1.2 博格达山第二期隆升第44-49页
        4.1.3 博格达山第三期隆升第49-54页
    4.2 区域层序地层划分及其展布第54-70页
        4.2.1 各级层序的识别标志第54-68页
        4.2.2 区域层序地层及其展布第68-70页
第五章 沉积特征与沉积充填过程第70-115页
    5.1 物源体系厘定第70-89页
        5.1.1 砾石特征第70-76页
        5.1.2 砂岩成分第76-80页
        5.1.3 重矿物组合特征第80-84页
        5.1.4 古流向特征第84-89页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89-100页
        5.2.1 海相第89-92页
        5.2.2 海陆过渡相第92-93页
        5.2.3 陆相第93-100页
    5.3 沉积特征及其演化第100-112页
        5.3.1 博格达山第一期隆升之前(P_1-P_2)第101-105页
        5.3.2 博格达山第一期与第二期隆升间(P_3-T_3)第105-109页
        5.3.3 博格达山第二期与第三期隆升间(J_1-J_3)第109-112页
    5.4 沉积充填过程第112-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式井钻井作业井喷抢险装置设计
下一篇:北美典型褶皱冲断带及毗邻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