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水渗流力学论文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性及有利区优选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4页
        1.2.1 页岩油可动性的概念第9-11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页岩油选区及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4 工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5 存在问题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8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6页
    2.2 构造及沉积特征第16-20页
    2.3 泥页岩含油性第20-25页
        2.3.1 泥页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第20-23页
        2.3.2 泥页岩含油性地化指标第23-25页
    2.4 泥页岩储集性第25-28页
        2.4.1 泥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第25-26页
        2.4.2 孔隙度与渗透率第26-28页
第三章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性综合分析第28-43页
    3.1 可动性的控制因素第28-35页
        3.1.1 吸附性第28-31页
        3.1.2 流动性第31-32页
        3.1.3 脆性第32-33页
        3.1.4 微裂缝与断层第33-34页
        3.1.5 压力第34-35页
    3.2 可动油有利岩相研究第35-42页
        3.2.1 东营凹陷页岩矿物组成第35-37页
        3.2.2 页岩岩相类型划分第37-40页
        3.2.3 优势岩相及测井相第40-42页
    3.3 页岩油可动性机理第42-43页
第四章 可动油评价方法第43-58页
    4.1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第43-49页
    4.2 可动油区优选指标体系第49-50页
    4.3 关键参数处理第50-55页
        4.3.1 ΔlogR技术第50-55页
        4.3.2 测井参数恢复与校正第55页
    4.4 可动油量评价方法第55-58页
        4.4.1 小面元容积法第55-56页
        4.4.2 物质平衡法第56-58页
第五章 东营凹陷页岩油有利区优选第58-63页
    5.1 沙三下亚段三层组页岩油可动性评价第58-60页
    5.2 沙四上亚段二层组页岩油可动性评价第60-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介质高斯束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下一篇:渤南洼陷断层发育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