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矿井内气候条件与调节论文

夏甸金矿气固传热理论与通风降温模拟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9页
    2.1 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第12-13页
        2.1.1 课题来源第12页
        2.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6页
        2.2.1 矿井热害与防治概况第13-17页
        2.2.2 矿井通风降温研究现状第17-20页
        2.2.3 矿井调热圈研究现状第20-21页
        2.2.4 矿井风流热湿参数研究现状第21-24页
        2.2.5 矿井风温预测研究现状第24-26页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2.3.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2.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3 夏甸金矿原岩温度测试与热源分布第29-43页
    3.1 夏甸金矿概述第29-30页
    3.2 夏甸金矿原岩温度测试第30-36页
        3.2.1 测点布置第30-31页
        3.2.2 测量仪器与方法第31页
        3.2.3 测量数据分析第31-35页
        3.2.4 地温梯度的计算第35-36页
    3.3 夏甸金矿热源分布与产热计算第36-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矿井气固传热理论的研究第43-83页
    4.1 矿井调热圈的导热研究第43-53页
        4.1.1 基于稳态导热的调热圈导热模型第43-46页
        4.1.2 调热圈导热模型的实验验证第46-47页
        4.1.3 数值模拟软件ANSYS Fluent与控制方程第47-49页
        4.1.4 调热圈热传导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9-53页
    4.2 湿空气热湿参数计算第53-68页
        4.2.1 湿空气的热湿参数第53-60页
        4.2.2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与温湿图第60-65页
        4.2.3 湿空气热湿参数的影响因素第65-68页
    4.3 水平巷道风温预测第68-70页
    4.4 立井风温预测第70-77页
        4.4.1 立井风温预测理论模型第70-74页
        4.4.2 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第74-75页
        4.4.3 地表空气对立井深部热环境的影响第75-77页
    4.5 掘进巷道风温预测第77-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5 矿井掘进巷道通风降温的实验研究第83-105页
    5.1 模拟巷道通风降温实验研究第83-94页
        5.1.1 实验设备与参数第83-84页
        5.1.2 温度测点布置第84-85页
        5.1.3 数值模拟实验第85-86页
        5.1.4 实验数据分析第86-94页
    5.2 掘进巷道通风降温的现场实验研究第94-97页
        5.2.1 实验方案第94-95页
        5.2.2 实验数据第95-96页
        5.2.3 实验数据分析第96-97页
    5.3 通风降温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研究第97-104页
        5.3.1 正交实验方案第97-98页
        5.3.2 模型与参数设置第98-100页
        5.3.3 实验数据分析第100-104页
    5.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6 夏甸金矿深部风温预测的研究第105-126页
    6.1 夏甸金矿通风系统及其设计变更第105-112页
        6.1.1 夏甸金矿的通风系统第105-108页
        6.1.2 夏甸金矿通风系统的设计变更第108-112页
    6.2 夏甸金矿数值模型与参数设定第112-117页
        6.2.1 通风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与参数设定第112-115页
        6.2.2 远期深部数值计算模型与参数设定第115-117页
    6.3 夏甸金矿深部风温预测研究第117-122页
        6.3.1 不同入风温度下的风温预测研究第118-120页
        6.3.2 不同风量下的风温预测研究第120-122页
    6.4 夏甸金矿远期风温预测研究第122-125页
    6.5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7.1 结论第126-127页
    7.2 创新点第127页
    7.3 建议及展望第127-129页
附录A 夏甸金矿数值模型壁面温度边界UDF第129-130页
附录B 模拟巷道通风降温实验数据第130-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8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48-15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生细菌强化植物修复钒矿污染土壤效应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设计与综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