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 第15-28页 |
1 概述 | 第15页 |
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西医治疗概述 | 第20-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综述二 咳嗽之胃咳 | 第28-33页 |
1 咳嗽的发生与肺胃密切相关 | 第28页 |
2 肺胃的关系 | 第28-29页 |
3 六腑咳之胃咳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第34-53页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1.1 病例收集与分组 | 第34-3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35页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35页 |
1.4 脱落和剔除标准 | 第35页 |
1.5 各组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1.6 观察指标及收集方式 | 第36-37页 |
1.7 疗效评价 | 第37-38页 |
1.8 复发率统计 | 第38页 |
1.9 统计学方法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8页 |
2.1 RDQ量表症状观察分析 | 第38页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对比 | 第38-39页 |
2.3 RDQ量表评分愈显率比较 | 第39-40页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对比情况 | 第40-41页 |
2.5 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 第41页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CQ三大区域评分对比 | 第41-43页 |
2.7 两组GERC患者督脉背段压痛程度分析 | 第43-44页 |
2.8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压痛程度对比 | 第44-46页 |
2.9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压痛阈值变化比较 | 第46-47页 |
2.10 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比较 | 第47-48页 |
3 小结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4.1 针刺督脉背段治疗GERC的疗效探讨 | 第49-50页 |
4.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咳嗽特点讨论 | 第50页 |
4.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疾病 | 第50-51页 |
4.4 针刺督脉背段对GER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1页 |
4.5 GERC患者督脉背段T3- T12棘突下压痛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4.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6页 |
1 结论 | 第53-54页 |
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54-5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附件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知情同意及临床观察表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