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农村财政论文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优化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15-31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5-19页
        1.1.1 选题背景第15-16页
        1.1.2 选题意义第16-19页
    1.2 文献综述第19-25页
        1.2.1 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效应第20-22页
        1.2.2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第22-23页
        1.2.3 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与政策主张第23-24页
        1.2.4 文献评述第24-25页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25-29页
        1.3.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3.2 基本框架第26-29页
    1.4 论文的创新、存在不足与拟解决关键问题第29-31页
        1.4.1 主要创新点第29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29-30页
        1.4.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30-31页
2 财政农业支出相关理论及方法第31-42页
    2.1 财政农业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第31-36页
        2.1.1 财政农业支出的概念第31-32页
        2.1.2 财政农业支出的分类第32-35页
        2.1.3 财政农业支出的作用第35-36页
    2.2 财政支持农业的理论依据第36-38页
        2.2.1 农业具有弱质性第36-37页
        2.2.2 农业具有正外部性第37-38页
    2.3 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第38-42页
        2.3.1 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理论第39-40页
        2.3.2 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方法:DEA介绍第40-42页
3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现实考察第42-57页
    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变迁第42-46页
        3.1.1 改革启动阶段(1978-1994)第42-43页
        3.1.2 快速发展阶段(1994-2012)第43-44页
        3.1.3 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第44-46页
    3.2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变动分析第46-52页
        3.2.1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描述第46-48页
        3.2.2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与增长率的变动分析第48-49页
        3.2.3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关系第49-52页
    3.3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2-54页
        3.3.1 财政农业支出程序存在监管漏洞第52-53页
        3.3.2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运行存在不足第53-54页
    3.4 导致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第54-57页
        3.4.1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第54-55页
        3.4.2 相关主体产权不明晰第55-56页
        3.4.3 财政农业支出主体过多导致资金分割过细第56-57页
4 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效应与绩效评价第57-68页
    4.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分析第57-60页
        4.1.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理论解释第57-58页
        4.1.2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第58-60页
    4.2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第60-64页
        4.2.1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介绍第60-61页
        4.2.2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的使用依据第61-62页
        4.2.3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结果第62-63页
        4.2.4 财政农业支出评价结果的分析第63-64页
    4.3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动态分析第64-67页
        4.3.1 农业产出平均Malmquist指数变化及分解第64-65页
        4.3.2 各省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变化及分解第65-67页
    4.4 实证结论第67-68页
5 财政农业支出监管动态博弈分析第68-75页
    5.1 财政农业支出监管的博弈分析第68-70页
        5.1.1 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第68-69页
        5.1.2 监管主体选择一致的监管策略第69页
        5.1.3 监管主体采用不同的监管策略第69-70页
    5.2 博弈的稳定性分析第70-72页
        5.2.1 监管机构行为的动态复制方程第70-71页
        5.2.2 地方政府的动态复制方程第71-72页
    5.3 博弈结果及政策启示第72-75页
        5.3.1 博弈结果第72-74页
        5.3.2 政策启示第74-75页
6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基于农业项目投资的视角第75-90页
    6.1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介绍第75-78页
        6.1.1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运作模式第75-76页
        6.1.2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实施程序的缺陷第76-77页
        6.1.3 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GIADP)描述第77-78页
    6.2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的主要框架第78-83页
        6.2.1 机制优化的实施主体:省-县-村三级实施主体第78-79页
        6.2.2 机制优化的实施内容:聚焦三个重点实施领域第79-81页
        6.2.3 机制优化的实施方法:制定效果评价指标第81-82页
        6.2.4 机制优化实施的影响评估: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第82-83页
    6.3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的实施程序第83-90页
        6.3.1 项目瞄准——确认目标群体第84-85页
        6.3.2 项目实施——确定项目内容第85-86页
        6.3.3 项目评价——实施主体的有效性第86-87页
        6.3.4 项目影响——实施内容的可持续性第87-90页
7 完善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配套政策第90-105页
    7.1 建立健全财政农业支出监管机制第90-94页
        7.1.1 促进财政农业支出法制化建设第90-91页
        7.1.2 加强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制度创新第91-92页
        7.1.3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全程监管机制第92-93页
        7.1.4 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第93-94页
    7.2 重点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绩效第94-99页
        7.2.1 优化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立项决策机制第94-95页
        7.2.2 强化财政农业支出管理机制第95-96页
        7.2.3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政府部门分工协作机制第96-98页
        7.2.4 健全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第98-99页
    7.3 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建议第99-105页
        7.3.1 明确政府支出范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第99-101页
        7.3.2 建立以财政农业支出为引导的多元化农业支出体系第101-102页
        7.3.3 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第102-103页
        7.3.4 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第103-105页
附录第105-115页
    附件6-1: 项目主要内容第105-106页
    附件6-2: 项目实际效果及影响第106页
    附件6-3: 受益农户调查表第106-107页
    附件6-4: 项目内容评价第107-108页
    附件6-5: 项目实施安排第108-109页
    附件6-6: 受益农户调查表第109页
    附件6-7: 项目内容及分解第109-111页
    附件6-8: 培训人数(分项目活动)第111-112页
    附件6-9: 村级代表调查表第112-113页
    附件6-10: 县乡相关部门调查情况表第113-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0页
后记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母公司财务控制方式对上市公司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来自央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The Effect of O2 Plasma Treatment on Digital Printing Properties of PET Packaging Fab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