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二甲戊灵降解菌株分离鉴定、降解途径分析及硝基还原酶基因克隆

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第17-18页
前言第18-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38页
    第一节 二甲戊灵概述第20-23页
        1 二甲戊灵简介第20-21页
        2 二甲戊灵的除草机理与使用对象第21页
        3 二甲戊灵的毒性和环境危害第21-22页
        4 二甲戊灵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第22-23页
    第二节 二甲戊灵降解研究进展第23-30页
        1 光化学降解第23-24页
        2 二甲戊灵的微生物降解第24-30页
            2.1 二甲戊灵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第24-25页
            2.2 二甲戊灵的微生物降解第25-30页
    第三节 细菌硝基还原酶的研究进展第30-35页
        1 细菌硝基还原酶的分类第30-32页
        2 Ⅰ型硝基还原酶的晶体结构第32页
        3 Ⅰ型硝基还原酶的催化机制第32-33页
        4 Ⅰ型硝基还原酶的应用第33-35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8页
        1 国内外二甲戊灵微生物降解相关研究的不足第35页
        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35页
        3 本论文的意义第35-36页
        4 本论文技术路线图第36-38页
第二章 二甲戊灵降解菌株的分离及鉴定第38-62页
    第一节 二甲戊灵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39-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4页
            1.1 试剂与培养基第39页
            1.2 二甲戊灵降解菌株的富集、筛选与纯化第39-40页
            1.3 二甲戊灵的检测第40页
            1.4 菌株表型特征分析第40-41页
            1.5 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第41-42页
            1.6 降解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与测定第42-44页
            1.7 DNA-DNA杂交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2.1 二甲戊灵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第44-46页
            2.2 菌株Y3的生理生化鉴定第46-48页
            2.3 菌株Y3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48-50页
            2.4 DNA-DNA杂交第50-51页
    第二节 菌株Y的降解特性研究第51-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1.1 培养基、菌株与试剂第51页
            1.2 菌株Y3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特性研究第51-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2.1 温度对菌株Y3降解二甲戊灵的影响第53-54页
            2.2 pH对菌株Y3降解二甲戊灵的影响第54页
            2.3 接种量对菌株Y3降解二甲戊灵的影响第54-55页
            2.4 二甲戊灵初始浓度对菌株Y3降解二甲戊灵的影响第55页
            2.5 菌株Y3对其他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降解第55-57页
            2.6 菌株Y3对其他硝基芳烃类农药的降解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本章讨论第60-62页
第三章 菌株Y3降解二甲戊灵的代谢产物鉴定和代谢途径分析第62-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1.1 试剂、培养基与菌株第62页
        1.2 菌株Y3对二甲戊灵的利用和降解研究第62-63页
        1.3 代谢产物的HPLC-MS/MS检测分析第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2.1 菌株Y3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利用转化第63-64页
        2.2 菌株Y3以二甲戊灵为唯一氮源的利用转化第64-65页
        2.3 二甲戊灵代谢产物的HPLC-MS/MS分析第65-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本章讨论第71-74页
第四章 菌株Y3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第74-118页
    第一节 菌株Y3粗酶液特性研究第76-8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6-78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76页
            1.2 菌株Y3粗酶液的制备第76-77页
            1.3 粗酶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第77页
            1.4 粗酶液酶活测定第77页
            1.5 温度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77页
            1.6 pH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77-78页
            1.7 金属离子和EDTA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2页
            2.1 菌株Y3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测定第78-79页
            2.2 温度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影响第79页
            2.3 pH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79-80页
            2.4 金属离子和EDTA对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80-81页
            2.5 菌株Y3粗酶液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纯化条件第81-82页
    第二节 菌株Y3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基因pnr的克隆与鉴定第82-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2-93页
            1.1 试剂与仪器第82页
            1.2 本章节所用的菌株与质粒第82页
            1.3 本章节所用引物第82-83页
            1.4 菌株Y3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第83-84页
            1.5 菌株Y3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的纯化第84-86页
            1.6 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的查找第86页
            1.7 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基因pnr的异源表达第86-89页
            1.8 PNR的酶活测定第89页
            1.9 PNR转化二甲戊灵的产物鉴定第89-90页
            1.10 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基因pnr在二甲戊灵诱导条件下的表达第90-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04页
            2.1 菌株Y3基因组DNA框架图的测序第93-94页
            2.2 粗酶液中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的纯化第94-95页
            2.3 菌株Y3粗酶液纯化的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Native-PAGE电泳第95-96页
            2.4 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的获取第96页
            2.5 硝基还原酶PNR的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第96-98页
            2.6 pnr基因的异源表达第98-100页
            2.7 PNR转化二甲戊灵的产物鉴定第100-101页
            2.8 pnr基因在二甲戊灵诱导下的转录第101-104页
    第三节 二甲戊灵硝基还原酶PNR的酶学特性研究第104-11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1.1 菌株与试剂第104页
            1.2 PNR的诱导表达、纯化和酶活测定第104页
            1.3 pH值和温度对PNR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第104-105页
            1.4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PNR活性的影响第105页
            1.5 PNR的底物特异性第105页
            1.6 PNR对不同底物的V_(max)和K_m值测定第10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5-114页
            2.1 pH值和温度对PNR酶活和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105-107页
            2.2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PNR活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2.3 PNR的底物特异性第108-111页
            2.4 PNR对不同底物V_(max)和K_m的测定第111-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本章讨论第116-118页
全文总结第118-120页
主要创新点第120-122页
今后展望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附录一 培养基与试剂配方第136-139页
    1 培养基配方第136页
    2 试剂配方第136-139页
附录二 Bacillus subtilis Y3的16S rRNA基因序列第139-140页
附录三 Bacillus subtilis Y3中的pnr基因序列第14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受通的专利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及稳定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Determinants of the FDI Location Choice:Evidence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