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无功补偿装置的现状及发展 | 第10-12页 |
1.2.1 无功补偿装置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 第12页 |
1.3 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3.1 应用在DSTATCOM中锁相环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1.3.2 DSTATCOM中脉宽调制策略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DSTATCOM的基本原理及谐波电流的检测 | 第15-30页 |
2.1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结构 | 第15-16页 |
2.2 静止同步补偿器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2.1 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 第16-17页 |
2.2.2 DSTATCOM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三相四线制DSTATCOM数学建模分析 | 第18-22页 |
2.4 三相四线制DSTATCOM主电路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22-23页 |
2.5 指令电流的提取 | 第23-29页 |
2.5.1 p-q理论 | 第24页 |
2.5.2 ip-iq电流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2.5.3 id-iq-i0电流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2.5.4 检测方法的仿真 | 第26-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锁相环控制研究 | 第30-46页 |
3.1 SRF-PLL基本原理分析 | 第30-34页 |
3.1.1 SRF-PLL的原理 | 第30-32页 |
3.1.2 畸变电压下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32-34页 |
3.2 DDSRF-PLL的工作原理 | 第34-38页 |
3.3 DSOGI-FLL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38-41页 |
3.3.1 广义积分器 | 第38-40页 |
3.3.2 DOGI-FLL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4 三种电网同步技术的性能的仿真 | 第41-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46-62页 |
4.1 电流的间接控制与直接控制 | 第46-48页 |
4.2 基于双环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 第48-49页 |
4.3 内环电流控制 | 第49-54页 |
4.3.1 内环电流重复控制器设计 | 第49-52页 |
4.3.2 仿真验证 | 第52-54页 |
4.4 直流电压侧电压控制 | 第54-55页 |
4.4.1 直流侧电容电压中点电位失衡分析 | 第54页 |
4.4.2 直流侧电压的PI控制 | 第54-55页 |
4.5 三维空间的矢量调制 | 第55-60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2-70页 |
5.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2-66页 |
5.1.1 系统核心控制单元DSP的选取 | 第62页 |
5.1.2 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 第62-63页 |
5.1.3 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 第63-64页 |
5.1.4 直流侧电压采样电路 | 第64页 |
5.1.5 电源电压保护电路 | 第64-65页 |
5.1.6 IGBT驱动电路 | 第65-66页 |
5.2 软件设计 | 第66-69页 |
5.2.1 主程序的设计及初始化的设置 | 第66-67页 |
5.2.2 PI调节器的软件算法 | 第67-68页 |
5.2.3 双环控制的软件实现 | 第68页 |
5.2.4 中断程序的设计 | 第68-69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第70-81页 |
6.1 三相三桥臂DSTATCOM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70-73页 |
6.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73-80页 |
6.2.1 平衡负载下的仿真 | 第73-74页 |
6.2.2 负载发生突变时的仿真 | 第74-77页 |
6.2.3 不平衡负载下的仿真 | 第77-80页 |
6.3 本章总结 | 第80-81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