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进展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8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2 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原理 | 第18-25页 |
2.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18-20页 |
2.2 层次分析 | 第20-22页 |
2.3 变权理论 | 第22-23页 |
2.4 景观格局 | 第23-24页 |
2.5 危险性指数 | 第24-25页 |
3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量化研究 | 第25-42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3.2 影响因子体系分析 | 第26-28页 |
3.2.1 选取原则 | 第26-27页 |
3.2.2 体系构成 | 第27-28页 |
3.3 数据说明及预处理 | 第28-29页 |
3.3.1 数据说明 | 第28页 |
3.3.2 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3.4 气象因素 | 第29-30页 |
3.5 下垫面因素 | 第30-34页 |
3.5.1 坡度 | 第31-32页 |
3.5.2 植被覆盖度 | 第32-34页 |
3.6 社会经济因素 | 第34-42页 |
3.6.1 土地利用 | 第34-37页 |
3.6.2 经济密度 | 第37-39页 |
3.6.3 人口密度 | 第39-42页 |
4 土壤侵蚀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52页 |
4.1 参评因子体系 | 第42-43页 |
4.2 因子权重栅格 | 第43-46页 |
4.3 隶属度栅格 | 第46-48页 |
4.4 评价结果 | 第48-49页 |
4.5 结果验证 | 第49-52页 |
5 土壤侵蚀危险性空间格局分析 | 第52-59页 |
5.1 土壤侵蚀危险性区域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5.2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 | 第53-55页 |
5.3 坡向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 | 第55-56页 |
5.4 地形位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 | 第56-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