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微服务的高可用即时通信架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即时通信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即时通信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即时通信理论基础 | 第15-32页 |
2.1 即时通信模型分析 | 第15-21页 |
2.1.1 即时通信理论模型 | 第15-19页 |
2.1.2 即时通信系统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2.1.3 开源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 第20-21页 |
2.2 即时通信消息传输模型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即时通信消息协议 | 第21-24页 |
2.2.2 消息中转模型分析 | 第24-25页 |
2.3 即时通信服务器的体系架构分析 | 第25-31页 |
2.3.1 基于单体化的Openfire服务器 | 第25-30页 |
2.3.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版本协议的动态消息流动控制模型构建 | 第32-57页 |
3.1 基于版本号的消息协议 | 第32-33页 |
3.2 即时通信的ACK改进机制 | 第33-35页 |
3.3 即时通信的动态消息流动控制模型 | 第35-47页 |
3.3.1 消息慢发送算法和消息拥塞避免算法 | 第36-38页 |
3.3.2 消息快重传算法 | 第38-40页 |
3.3.3 消息快恢复算法 | 第40-42页 |
3.3.4 基于消息慢发送改进算法 | 第42-45页 |
3.3.5 基于消息快恢复改进算法 | 第45-47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3.4.1 结果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3.4.2 模型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8-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即时通讯系统的微服务设计 | 第57-90页 |
4.1 面向微服务的即时通讯系统架构 | 第57-60页 |
4.1.1 微服务的架构风格 | 第57-58页 |
4.1.2 基于微服务的即时通讯架构 | 第58-60页 |
4.2 微服务的新型构建技术 | 第60-70页 |
4.2.1 构建微服务的MOA技术 | 第60-69页 |
4.2.2 基于并行处理的并行MOA | 第69-70页 |
4.3 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 第70-84页 |
4.3.1 基于Connector的连接管理设计 | 第70-74页 |
4.3.2 基于路由功能的JRouter服务 | 第74-78页 |
4.3.3 基于改进同步机制的Sync服务 | 第78-84页 |
4.4 服务的稳定与高可用 | 第84-89页 |
4.4.1 分布式服务冗余 | 第84-85页 |
4.4.2 数据库服务互备和降级 | 第85-87页 |
4.4.3 动态管理代码开关 | 第87-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90-96页 |
5.1 服务的稳定性分析 | 第90-92页 |
5.2 连接器的连接管理情况分析 | 第92-93页 |
5.3 消息的可靠性分析 | 第93-94页 |
5.4 系统的效率情况分析 | 第94-9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