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引言 | 第12页 |
| 1.2 TiO_2纳米材料的介绍 | 第12-15页 |
| 1.2.1 TiO_2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 1.2.2 TiO_2纳米阵列的制备 | 第14-15页 |
| 1.2.3 TiO_2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5页 |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CH_3NH_3PbX_3材料简介 | 第15-17页 |
| 1.3.1 CH_3NH_3PbI_3的结构 | 第15-16页 |
| 1.3.2 CH_3NH_3PbI_3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 1.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热点 | 第16-17页 |
| 1.4 太阳能电池的简介 | 第17-20页 |
| 1.4.1 太阳能电池的定义 | 第17页 |
| 1.4.2 太阳能电池的历程和进展 | 第17页 |
| 1.4.3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参数 | 第17-20页 |
| 1.5 实验与测试 | 第20-21页 |
| 1.5.1 实验中所用药品及仪器 | 第20-21页 |
| 1.5.1.1 实验中所用药品 | 第20页 |
| 1.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21页 |
| 1.5.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21页 |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基于一步法制备钙钛矿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第23-33页 |
| 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23页 |
| 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2.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23-24页 |
| 2.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2.3 TiO_2/CH_3NH_3PbI_3纳米棒阵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25-28页 |
| 2.3.1 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 | 第25-27页 |
| 2.3.2 CH_3NH_3PbI_3层和P型空穴传导层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2.3.3 电池器件的组装 | 第27-28页 |
| 2.4 不同电子传输层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8-32页 |
| 2.4.1 钙钛矿层最佳退火温度 | 第28-29页 |
| 2.4.2 不同致密层厚度对电池性能影响 | 第29-30页 |
| 2.4.3 只有致密层TiO_2对电池性能影响 | 第30页 |
| 2.4.4 不同长度TiO_2纳米棒阵列对电池性能影响 | 第30-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基于两步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第33-41页 |
| 3.1 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33页 |
| 3.2 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层溶液的配制及电池的组装 | 第33-34页 |
| 3.2.1 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层溶液的配制 | 第33页 |
| 3.2.2 电池器件的组装 | 第33-34页 |
| 3.3 不同匀胶转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4 一步法,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层组装电池性能对比 | 第36-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基于改进两步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第41-47页 |
| 4.1 改进两步法试剂的配制及电池的组装 | 第41-42页 |
| 4.1.1 改进两步法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 4.1.2 改进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1-42页 |
| 4.2 不同浸泡时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3 不同PbI_2蒸发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改进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扫描开尔文显微镜研究 | 第47-56页 |
| 5.1 扫描开尔文显微镜简介 | 第47页 |
| 5.2 扫描开尔文显微镜在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 第47-48页 |
| 5.3 改进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扫描开尔文显微镜研究 | 第48-55页 |
| 5.3.1 实验仪器及测试过程简介 | 第48-49页 |
| 5.3.2 改进两步法制备的CH_3NH_3PbI_3/TiO_2的扫描开尔文显微镜研究 | 第49-5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