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尾白虾微卫星分离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录 | 第1-8页 |
缩写词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关键词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Key words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前言 | 第13页 |
·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形态特征 | 第13页 |
·生活习性 | 第13-14页 |
·繁殖习性 | 第14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4-17页 |
·RFLP | 第14-15页 |
·RAPD | 第15页 |
·AFLP | 第15-16页 |
·SSR | 第16-17页 |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虾类中应用 | 第17-23页 |
·微卫星标记机理 | 第18页 |
·微卫星标记特点 | 第18-19页 |
·微卫星标记开发 | 第19-21页 |
·微卫星标记在虾类中应用 | 第21-23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选题依据 | 第2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近缘物种微卫星标记对脊尾白虾的通用性 | 第24-28页 |
·前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磁珠富集法分离脊尾白虾的微卫星标记 | 第28-38页 |
·前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微卫星文库筛选 | 第33页 |
·菌落PCR检测重组率 | 第33-34页 |
·微卫星序列分析 | 第34页 |
·微卫星引物设计与筛选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脊尾白虾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58页 |
·前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4页 |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筛选 | 第42-43页 |
·等位基因多态性 | 第43-47页 |
·等位基因频率 | 第47-48页 |
·基因型频率 | 第48-50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0-52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52-53页 |
·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微卫星标记有效性分析 | 第54-55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5-56页 |
·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 | 第56-57页 |
·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 第67-86页 |
附录一 梯度PCR产物电泳图 | 第67-69页 |
附录二 多态性扩增电泳图 | 第69-72页 |
附录三 等位基因片段表 | 第72-76页 |
附录四 等位基因频率表 | 第76-80页 |
附录五 基因型频率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