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设计荧光探针检测生物硫醇和苯硫酚以及发展黄腐酚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表第7-12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2-4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生物硫醇探针的研究现状第13-23页
        1.2.1 选择性检测生物硫醇的荧光探针第14-17页
        1.2.2 选择性区分检测生物硫醇的荧光探针第17-22页
        1.2.3 其他策略第22-23页
    1.3 苯硫酚探针的研究现状第23-31页
        1.3.1 2,4-二硝基苯磺酰基作为响应基团第23-28页
        1.3.2 2,4-二硝基苯醚为响应基团第28-30页
        1.3.3 其它策略第30-31页
    1.4 黄腐酚综述第31-32页
        1.4.1 预防癌症第31页
        1.4.2 抗氧化活性第31页
        1.4.3 抗血管生成活性第31-32页
        1.4.4 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活性第32页
        1.4.5 抗炎活性第32页
    1.5 靶向线粒体的策略第32-34页
    1.6 过氧化氢探针的研究现状第34-35页
        1.6.1 以硼酸酯为响应基团第34页
        1.6.2 以α-酮酰胺为响应基团第34-35页
        1.6.3 基于苯酚转化成醌第35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意义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6页
第二章 基于半花菁染料设计合成检测生物硫醇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研究第46-63页
    2.1 引言第46-4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2.2.1 探针HB-NBD的合成第47-48页
        2.2.2 探针HB-NBD光谱性质的研究第48-49页
        2.2.3 探针HB-NBD的荧光光谱第49-51页
        2.2.4 pH的影响第51页
        2.2.5 探针的选择性第51-52页
        2.2.6 反应机理的探究第52-54页
        2.2.7 探针HB-NBD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成像第54-56页
    2.3 小结第56页
    2.4 仪器与试剂第56-57页
        2.4.1 仪器第56-57页
        2.4.2 试剂第57页
    2.5 实验方法第57-60页
        2.5.1 HB-NBD的合成及表征第57-58页
        2.5.2 测试溶液的配制第58页
        2.5.3 细胞培养第58页
        2.5.4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MTT法)第58-59页
        2.5.5 荧光成像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三章 基于半花菁染料设计合成检测苯硫酚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研究第63-74页
    3.1 引言第63-6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4-69页
        3.2.1 探针HS的合成第64页
        3.2.2 探针HS的紫外-可见吸收第64-65页
        3.2.3 探针HS的荧光光谱第65-66页
        3.2.4 探针HS的响应时间第66页
        3.2.5 pH对探针HS的影响第66-67页
        3.2.6 探针HS的选择性第67页
        3.2.7 探针HS的响应机理第67-68页
        3.2.8 探针HS的实际应用第68-69页
    3.3 小结第69页
    3.4 仪器与试剂第69-70页
        3.4.1 仪器第69-70页
        3.4.2 试剂第70页
    3.5 实验方法第70-72页
        3.5.1 HS的合成及表征第70页
        3.5.2 测试溶液的配制第70页
        3.5.3 细胞的培养第70页
        3.5.4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第70页
        3.5.5 荧光成像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四章 基于细胞器靶向策略设计黄腐酚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第74-88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合成路线第75-77页
    4.3 MTT测定细胞毒性第77-78页
    4.4 仪器与试剂第78页
        4.4.1 仪器第78页
        4.4.2 试剂第78页
    4.5 实验方法第78-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8-93页
    5.1 全文总结第88页
    5.2 展望第88-91页
        5.2.1 引言第88-89页
        5.2.2 合成路线第89页
        5.2.3 仪器和试剂第89-90页
            5.2.3.1 仪器第89页
            5.2.3.2 试剂第89-90页
        5.2.4 探针分子的合成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谱图附录第93-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荧光纳米颗粒在小鼠脑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下一篇:沸石分子筛磷酸硅铝SAPO-11负载MoO3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