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重型汽车及总装工艺概述 | 第15-16页 |
1.2.2 混装生产线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混装生产线线平衡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2章 T5G新车型总装工艺问题分析 | 第22-32页 |
2.1 总装三车间生产现状 | 第22-25页 |
2.1.1 公司简介及车间概况 | 第22-23页 |
2.1.2 车间主要工艺流程 | 第23-25页 |
2.2 T5G新车型工艺开发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2.3 T5G新车型具体工艺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2.3.1 空间通过性问题 | 第26-28页 |
2.3.2 工艺流程及工位布置问题 | 第28-30页 |
2.3.3 工具工装问题 | 第30页 |
2.3.4 物流问题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T5G新车型总装工艺开发方案 | 第32-54页 |
3.1 设计目标、方法及原则 | 第32-34页 |
3.1.1 开发目标 | 第32页 |
3.1.2 设计方法 | 第32-33页 |
3.1.3 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3.2 空间通过性设计方案 | 第34-38页 |
3.2.1 生产线驾驶室吊具设计 | 第34-35页 |
3.2.2 生产线驾驶室支腿改造设计 | 第35页 |
3.2.3 生产线发动机支腿改造设计 | 第35-37页 |
3.2.4 淋雨间及检测线改造设计 | 第37-38页 |
3.3 前风挡玻璃和前围模块预装线工艺布局设计 | 第38-43页 |
3.3.1 驾驶室分装线工艺布局 | 第39-41页 |
3.3.2 前围仪表台模块分装工艺布局 | 第41页 |
3.3.3 前风窗玻璃粘接工艺布置 | 第41-43页 |
3.4 物流布局设计 | 第43页 |
3.5 设备适应性问题方案设计 | 第43-49页 |
3.5.1 驾驶室预装线设备选用 | 第43-46页 |
3.5.2 玻璃涂胶设备的选用 | 第46-47页 |
3.5.3 前围模块分装台及助力机械手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3.5.4 防冻液加注机改造设计 | 第48-49页 |
3.6 工装工具开发 | 第49-51页 |
3.6.1 气动定值拧紧工具的开发 | 第49-50页 |
3.6.2 工装定位辅助开发 | 第50-51页 |
3.6.3 新增工位器具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内饰混线平衡分析优化 | 第54-72页 |
4.1 装配线平衡的意义和评判方法 | 第54-55页 |
4.2 内饰混装生产线平衡现状及优化目标 | 第55-62页 |
4.2.1 内饰混装线作业时间测定 | 第55-62页 |
4.2.2 内饰混装线线平衡率和平衡损失率的计算及优化目标 | 第62页 |
4.3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内饰混装线平衡上的分析与改进 | 第62-69页 |
4.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62页 |
4.3.2 遗传算法的基本结构 | 第62-65页 |
4.3.3 程序说明 | 第65-68页 |
4.3.4 改善效果及评价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总结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