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侵占罪的概念、构成、意义与目的 | 第9-15页 |
一、侵占罪的概念 | 第9页 |
二、侵占罪的犯罪构成 | 第9-13页 |
三、侵占罪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侵占罪的适用 | 第15-26页 |
一、对代为保管的理解 | 第15-16页 |
二、对侵占罪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的理解 | 第16-19页 |
(一) 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 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的前提条件 | 第17-18页 |
(三) 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之意思表示必须由侵占行为人做出 | 第18-19页 |
(四) 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的时间界限—侵占罪既遂认定的重要前提 | 第19页 |
(五) 拒不返还和拒不交出的区别 | 第19页 |
三、侵占罪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与其他罪名的区别 | 第19-26页 |
(一) 侵占罪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的区别 | 第20页 |
(二)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以及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 第20-26页 |
第三章 侵占罪的立法完善 | 第26-30页 |
一、侵占罪的立法不足 | 第26-29页 |
(一) "他人"的概念不明确 | 第26页 |
(二) 代为保管的概念不明确 | 第26-27页 |
(三) 遗失物能否成为犯罪对象不明确 | 第27页 |
(四) 埋藏物的范围不明确 | 第27-28页 |
(五) 法则模糊 | 第28-29页 |
(六) 诉讼形式有缺陷 | 第29页 |
二、立法不足的原因 | 第29页 |
三、关于立法完善的思考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个人简介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