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建造工艺论文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构型综合与性能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5-29页
        1.2.1 空间自由曲面曲线测量加工一体化方法的研究概况第15-20页
        1.2.2 并联变胞机构的构型综合方法研究概况第20-22页
        1.2.3 并联变胞机构的运动性能研究概况第22-26页
        1.2.4 并联机构性能指标与参数优化研究现状第26-29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2章 空间曲面孔型轮廓与切割轨迹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第32-46页
    2.1 空间曲面孔型的弧长参数化模型第32-33页
    2.2 空间曲面孔型轮廓的参数化模型第33-39页
        2.2.1 基于隐参数曲线理论的规则曲线切割轮廓建模第34-36页
        2.2.2 基于几何参数造型理论的自由曲线切割轮廓建模第36-37页
        2.2.3 基于空间几何理论的坡口向量建模第37-39页
    2.3 空间曲面孔型加工轨迹的参数化模型第39-44页
        2.3.1 基于轮廓偏置原理的加工轨迹参数化建模第39-42页
        2.3.2 火焰加工轨迹的数控参数插补模型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构型综合方法研究第46-70页
    3.1 并联变胞机构的结构组成第46-48页
    3.2 并联变胞机构构型综合的变约束旋量模型第48-50页
    3.3 基于初等支链单元与变胞运动副的并联变胞构型综合第50-64页
        3.3.1 初等支链单元的结构类型第50-55页
        3.3.2 变胞运动副的结构类型第55-57页
        3.3.3 并联变胞机构构型综合的动态约束蜕变原理第57-64页
    3.4 复杂曲面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构型综合第64-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全构态性能研究第70-98页
    4.1 并联变胞机构的稳态运动性能分析第70-79页
        4.1.1 运动雅可比映射与速度传递性能第70-72页
        4.1.2 可达工作空间与免奇异运动性能第72-75页
        4.1.3 运动误差分离模型与精度传递性能第75-77页
        4.1.4 加速度映射与二阶传递性能第77-79页
    4.2 并联变胞机构的变胞态运动性能分析第79-84页
        4.2.1 拓扑结构层面的瞬时约束变化第79-80页
        4.2.2 一阶运动层面的瞬时功率变化第80-82页
        4.2.3 二阶运动层面的瞬时加速度变化第82-84页
    4.3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全构态性能模型第84-96页
        4.3.1 全构态速度传递模型第84-87页
        4.3.2 全构态运动精度传递模型第87-90页
        4.3.3 全构态加速度传递模型第90-93页
        4.3.4 瞬时功率变化模型第93-95页
        4.3.5 瞬时加速度变化模型第95-96页
    4.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性能评价与优化研究第98-144页
    5.1 并联变胞机构的运动性能指标架构第98-108页
        5.1.1 稳态运动的连续度量性能指标第98-105页
        5.1.2 变胞态运动的瞬时突变性能指标第105-107页
        5.1.3 全构态运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07-108页
    5.2 并联变胞机构的运动性能综合评价与优化策略第108-112页
        5.2.1 基于模糊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运动性能综合评价第108-110页
        5.2.2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运动性能优化第110-112页
    5.3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运动性能评价第112-127页
        5.3.1 单一运动性能评价指标的数值仿真第112-123页
        5.3.2 综合运动性能评价指标的数值仿真第123-127页
    5.4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运动性能优化第127-141页
        5.4.1 面向全构态指标的运动优化第127-133页
        5.4.2 面向常规评价指标的运动优化第133-139页
        5.4.3 全构态运动性能优化的对比分析与验证第139-141页
    5.5 本章小结第141-144页
第6章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虚拟样机及仿真研究第144-158页
    6.1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的虚拟样机第144-146页
    6.2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虚拟样机的轨迹规划第146-152页
        6.2.1 面向复杂切割任务的路径生成仿真第146-148页
        6.2.2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虚拟样机的路径生成仿真第148-152页
    6.3 并联变胞切割机构虚拟样机的火焰切割仿真第152-157页
    6.4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结论第158-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6-178页
致谢第178-180页
附录A 采用驱动刚化法时驱动雅克比矩阵推导过程第180-182页
附录B 免奇异可达工作空间求解步骤第182-186页
附录C 运动误差分析模型中间推导过程第186-188页
附录D 全构态运动精度传递模型中间推导过程第188-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诱导氮氧自由基偶合机理探索及特殊结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