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热电联供系统的多能源互联微网的优化调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微网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CHP型微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考虑不确定性扰动的微网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CHP型微网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 | 第18-26页 |
2.1 CHP型微网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2.2 微网分布式电源特性与数学模型 | 第19-25页 |
2.2.1 风力发电机 | 第19-20页 |
2.2.2 光伏电池 | 第20页 |
2.2.3 热电联产机组 | 第20-21页 |
2.2.4 燃料电池 | 第21-22页 |
2.2.5 电锅炉 | 第22页 |
2.2.6 储能系统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含热电联供系统的微网多目标优化调度 | 第26-45页 |
3.1 多能源互联微网结构和能量流向 | 第26-27页 |
3.2 热力系统模型 | 第27-28页 |
3.3 微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第28-31页 |
3.3.1 电热联合调度目标函数 | 第28-30页 |
3.3.2 主要约束条件 | 第30-31页 |
3.4 模型求解算法 | 第31-34页 |
3.4.1 MOBCC算法描述 | 第31-32页 |
3.4.2 基于TOPSIS的最优解选取 | 第32-34页 |
3.4.3 细菌位置初始化 | 第34页 |
3.5 仿真算例分析 | 第34-44页 |
3.5.1 基础数据 | 第34-36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微网鲁棒优化调度 | 第45-58页 |
4.1 风电运行特性 | 第45-46页 |
4.1.1 风电不确定性 | 第45-46页 |
4.1.2 风电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 | 第46页 |
4.2 鲁棒优化 | 第46-49页 |
4.2.1 传统不确定参数处理方法 | 第46-47页 |
4.2.2 鲁棒优化及其优点 | 第47页 |
4.2.3 鲁棒优化数学描述 | 第47-49页 |
4.3 含风电扰动的微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 | 第49页 |
4.4 鲁棒优化模型的转化 | 第49-52页 |
4.4.1 基于有效目标函数的鲁棒模型转化 | 第49-50页 |
4.4.2 有效目标函数的计算 | 第50-51页 |
4.4.3 约束条件 | 第51-52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4.5.1 鲁棒Pareto解集分析 | 第52-55页 |
4.5.2 解的鲁棒性分析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