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木薯(树薯)论文

木薯几个与淀粉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物理定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前言第9-20页
    1.1 木薯概况第9页
        1.1.1 木薯起源和分布第9页
        1.1.2 木薯主要经济利用价值第9页
    1.2 植物淀粉合成和代谢相关酶基因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植物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第9-10页
        1.2.2 植物淀粉分支酶(SBE)基因第10-11页
        1.2.3 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家族第11-12页
        1.2.4 己糖激酶基因第12-13页
    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第13-15页
        1.3.1 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发展第13-14页
        1.3.2 探针的分类的标记系统的发展第14-15页
    1.4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第15-16页
        1.4.1 植物rDNA-FISH分析的应用第15-16页
        1.4.2 在构建植物染色体物理图谱上的应用第16页
        1.4.3 物种起源进化及物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第16页
        1.4.4 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研究第16页
    1.5 木薯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第16-18页
        1.5.1 木薯核型的研究第17页
        1.5.2 木薯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第17-18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6.2 实验技术路线第19-20页
2.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20-21页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0页
        2.1.2 实验用仪器第20页
        2.1.3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7页
        2.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2.2.2 木薯DNA的提取方法第22页
        2.2.3 特异引物的合成第22-23页
        2.2.4 特异PCR反应体系、扩增程序及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与测序第23-25页
        2.2.5 木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程第25-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3页
    3.1 木薯基因组DNA检测第27-28页
    3.2 基因特异DNA序列的扩增与测序比对结果第28-31页
    3.3 探针制备与标记效果的检测第31-32页
    3.4 木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优化第32-36页
        3.4.1 根尖预处理的优化第32-34页
        3.4.2 染色体标本预处理的优化第34页
        3.4.3 染色体标本后处理优化第34-36页
    3.5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36-41页
        3.5.1 GBSS和SBEI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结果第36-38页
        3.5.2 MeNINVI基因的FISH分析第38-39页
        3.5.3 MeHXK2基因的FISH分析第39-40页
        3.5.4 nINV1基因的FISH分析第40-41页
    3.6 基因之间的连锁分析第41-42页
    3.7 杂交信号位点检出率统计第42-43页
4 讨论第43-46页
    4.1 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改进第43页
    4.2 FISH中信号检出率和信号点个数的讨论第43-44页
    4.3 木薯FISH技术要点的探讨第44页
    4.4 目的基因位置确定及基因间连锁分布特点的讨论第44-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附录Ⅰ第54-57页
附录Ⅱ第57-58页
附录Ⅲ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基于财务角度的LF农信社授信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