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勒斯坦国家观视域下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与探索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和国家观 | 第16-26页 |
1.1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 第16-20页 |
1.1.1 世界体系的探索过程 | 第16-18页 |
1.1.2 世界体系的特点 | 第18-20页 |
1.2 沃勒斯坦的国家观 | 第20-23页 |
1.2.1 国家 | 第20-22页 |
1.2.2 国家观 | 第22-23页 |
1.3 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和借鉴 | 第23-26页 |
1.3.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的理解 | 第23-24页 |
1.3.2 沃勒斯坦的局限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沃勒斯坦国家观视域下的社会科学研究 | 第26-37页 |
2.1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第26-29页 |
2.1.1 社会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 第26-27页 |
2.1.2 世界体系的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2.2 国家观的投射 | 第29-32页 |
2.2.1 沃勒斯坦国家观视域下的国家和地区研究 | 第29-31页 |
2.2.2 沃勒斯坦国家观视域下的世界研究 | 第31-32页 |
2.3 对社会科学学科一体化的贡献 | 第32-35页 |
2.3.1 社会科学学科一体化的迫切需求 | 第32-34页 |
2.3.2 一体化学科方法 | 第34-35页 |
2.4 缺点和不足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沃勒斯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第37-44页 |
3.1 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实践意义 | 第37-40页 |
3.1.1 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作用 | 第37-39页 |
3.1.2 对中国自身发展的认识与分析 | 第39-40页 |
3.2 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 第40-44页 |
3.2.1 对社会本身的关注 | 第41-42页 |
3.2.2 对人类自身的关怀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