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糖尿病与高血脂 | 第12页 |
1.2 肠道菌群 | 第12-15页 |
1.2.1 肠道菌群组成与分布 | 第12-13页 |
1.2.2 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第13-14页 |
1.2.3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 | 第14-15页 |
1.3 乳酸菌 | 第15-18页 |
1.3.1 乳酸菌简介 | 第15-16页 |
1.3.2 乳酸菌对糖尿病的影响 | 第16页 |
1.3.3 乳酸菌对高血脂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4 乳酸菌对肠道菌群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 第18页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8页 |
2.3.1 基于BSH活性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 第21-23页 |
2.3.2 菌株耐酸性筛选 | 第23页 |
2.3.3 菌株耐胆盐筛选 | 第23页 |
2.3.4 乳酸菌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 | 第23-25页 |
2.3.5 小鼠血清与组织取材处理[80] | 第25-26页 |
2.3.6 小鼠各项指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7 乳酸菌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68页 |
3.1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菌株特性分析 | 第30-32页 |
3.1.1 基于BSH活性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 第30-31页 |
3.1.2 菌株耐酸性筛选 | 第31页 |
3.1.3 菌株耐胆盐性筛选 | 第31-32页 |
3.2 乳酸菌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 | 第32-46页 |
3.2.1 高糖高脂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2.2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4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5 对高脂小鼠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6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7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8 对高脂糖尿病小鼠肝脏匀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44页 |
3.2.9 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 第44-45页 |
3.2.10 对高脂小鼠脂肪组织IL-10、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 乳酸菌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6-68页 |
3.3.1 OTU聚类分析 | 第46页 |
3.3.2 OTU分布Venn图 | 第46-47页 |
3.3.3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 | 第47-49页 |
3.3.4 Shannon-Wiener曲线 | 第49-50页 |
3.3.5 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50-53页 |
3.3.6 第6周和第14周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 第53-66页 |
3.3.7 NMDS分析 | 第66-68页 |
4 结论 | 第68-70页 |
4.1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4.1.1 两株乳酸菌有效改善小鼠的糖脂代谢 | 第68页 |
4.1.2 两株乳酸菌对慢性炎症的改善 | 第68页 |
4.1.3 两株乳酸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9页 |
4.3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