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论文--古代兵法、战法论文--中国论文

孙子修道保法思想的战略逻辑体系与政治实践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7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第8-10页
        (一)传统文化精神战略逻辑化的历史需求第9页
        (二)传统文化精神战略逻辑化的时代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其方法第10-12页
        (一)研究创新性及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12-17页
        (一)孙子的修道保法思想第13-14页
        (二)修道保法与内圣外王思想之对比第14-17页
第一章 修道保法思想与道法规范体系的建立第17-32页
    一、修道保法与道法规范体系的形成第17-19页
        (一)老子的“道礼规范体系”第17-18页
        (二)孙子“修道保法”思想与法的最终约束性第18-19页
    二、修道保法的辩证与道法规范体系的理论建构第19-32页
        (一)修道与保法的三才六爻辩证:道法规范体系的架构第19-24页
            1.修道保法思想的三才辩证第20-21页
            2.三才思想的再辩证:道法规范体系的六爻基础第21-24页
                (1)天道阴阳:道的隐性与德的显性第21-22页
                (2)人道仁义:仁的内部性与义的外部性第22-23页
                (3)地道柔刚:礼的教化性与法的约束性第23-24页
        (二)修道与保法的正反合辩证:道法规范体系的定位和方向第24-32页
            1.道法规范体系规范下各思想流派的划分与定位第24-28页
                (1)道法之间的各家因素划分第24-26页
                (2)西方哲学思想的结构划分第26-27页
                (3)“失法而后兵”的兵家定位第27-28页
            2.道统与法统:修道与保法的两个方向第28-29页
            3.修道与保法的正反合辩证与人的核心性第29-32页
第二章 修道保法的主体维度:个人修养与社会体系第32-39页
    一、个人修养与政治体系的二分法第32-33页
    二、修道保法双维度的辩证第33-35页
    三、道法规范体系的社会行为范式:各正性命与保合太和第35-39页
        (一)“各正性命”:个体的社会化修行第35-36页
        (二)“保合太和”:集体的政治化扩展第36-39页
第三章 修道保法的政治哲学分析与公共管理实践第39-52页
    一、道统与法统体系的政治化:政道与治道思想第39-44页
        (一)政道与治道思想的产生第39-41页
        (二)政道与治道的辩证:修道保法的新型正反合辩证第41-42页
        (三)政道与治道的政治观:政道民主与治道民主第42-44页
    二、道法规范体系中的治道民主:德治、法治与自治第44-49页
        (一)道法规范体系下的德治思想与礼治第44-46页
            1.作为思想指引的德治第44-45页
            2.作为道德约束的礼治第45-46页
        (二)法治思想与经济理性第46-47页
        (三)基于三才合一与各正性命的自治思想第47-49页
    三、政道民主的体现:政治参与与公共服务政府第49-52页
        (一)多元治理与政治参与第49-50页
        (二)掌舵与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四前后《申报》有关十月革命的报道研究
下一篇:提高部队党委议事决策质量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