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论文特色和潜在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16-36页 |
1.研究背景 | 第16-36页 |
1.1 砷的发现、基本性质、来源及其污染现状 | 第16-20页 |
1.1.1 砷的发现史 | 第16-17页 |
1.1.2 砷的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1.1.3 砷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8-20页 |
1.2. 砷在人体内的代谢 | 第20-21页 |
1.3. 砷的毒性 | 第21-36页 |
1.3.1 砷诱导机体产生的基因毒性 | 第22页 |
1.3.2 砷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毒性 | 第22-23页 |
1.3.3 砷能诱导多种器官的病变及癌变 | 第23-24页 |
1.3.4 砷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24-25页 |
1.3.5 砷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25-26页 |
1.3.6 砷的内分泌毒性 | 第26-36页 |
第二章 砷对鳙鱼早期阶段的发育,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36-54页 |
2.1. 引言 | 第36-38页 |
2.2 实验仪器设备、材料与方法 | 第38-44页 |
2.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38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2.3 试验方法及浓度设置 | 第38-39页 |
2.2.4 组织液的制备 | 第39页 |
2.2.5 鳙鱼胚胎、仔鱼的存活发育情况统计 | 第39页 |
2.2.6 仔鱼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2.2.7 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 | 第40-44页 |
2.2.8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2.3.1. 砷对鳙鱼胚胎、仔鱼发育及其存活情况的影响 | 第44-46页 |
2.3.2. 砷对鳙鱼仔鱼体内T4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2.3.3. 砷对鳙鱼仔鱼的甲状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46-48页 |
2.4 讨论 | 第48-51页 |
2.4.1. 砷对鳙鱼胚胎、仔鱼发育及其存活情况的影响 | 第48-50页 |
2.4.2. 砷对鳙鱼仔鱼体内T4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3. 砷对鳙鱼仔鱼的甲状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51页 |
2.5 结论 | 第51-54页 |
第三章 亚砷酸盐的急性暴露对斑马鱼氧化系统,甲状腺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第54-72页 |
3.1. 引言 | 第54-56页 |
3.2.材料与方法 | 第56-63页 |
3.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56页 |
3.2.2 斑马鱼的养殖过程 | 第56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3.2.4 斑马鱼体内砷的含量及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 第58-59页 |
3.2.5 过氧化氢(H_2O_2)和脂质过氧化产物(Lipid peroxide,MDA)的测定 | 第59-60页 |
3.2.6 斑马鱼体内甲状腺激素(T4)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3.2.7. HPT轴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60-63页 |
3.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3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63-70页 |
3.4.1. AsⅢ在斑马鱼体内的积累及代谢情况 | 第63-65页 |
3.4.2. AsⅢ对斑马鱼体内氧化压力的影响及造成的氧化损伤 | 第65-66页 |
3.4.3 AsⅢ对斑马鱼体内甲状腺激素(T4)含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3.4.4 AsⅢ对斑马鱼体内HPT轴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 第67-70页 |
3.5 实验结论 | 第70-72页 |
第四章 不同时间段砷的暴露对老鼠甲状腺激素、组织的影响及对甲状腺内分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2-94页 |
4.1. 引言 | 第72-7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4-79页 |
4.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74页 |
4.2.2 老鼠的养殖过程 | 第74-75页 |
4.2.3 小鼠血液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75页 |
4.2.4 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和观察 | 第75-76页 |
4.2.5 小鼠甲状腺样品的透射电镜的制备和观察 | 第76页 |
4.2.6 小鼠血液内甲状腺内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 第76-79页 |
4.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92页 |
4.3.1 砷对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 | 第79-81页 |
4.3.2 砷对小鼠甲状腺组织的影响 | 第81-83页 |
4.3.3 100 μgmL-1 AsⅢ对小鼠甲状腺细胞的影响 | 第83-84页 |
4.3.4 砷对对小鼠甲状腺内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4-92页 |
4.5 结论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第94-98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94-95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附录: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与及参加的学术交流 | 第110-112页 |
1.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2.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第111页 |
3. 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