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7-20页 | 
| 1 绪论 | 第20-3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 2 端帮开采下煤柱的失稳机理 | 第31-44页 | 
| 2.1 煤柱承载的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 2.2 煤柱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 | 第33-40页 | 
| 2.3 煤柱稳定性的判据公式 | 第40-41页 | 
| 2.4 煤柱破坏失稳机理分析 | 第41-4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3 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66页 | 
| 3.1 煤柱塑性区宽度及极限应力计算 | 第44-51页 | 
| 3.2 卡车动载作用下煤柱压缩量计算 | 第51-61页 | 
| 3.3 边坡覆岩和卡车静载共同作用下的煤柱压缩量计算 | 第61-6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4 动静载荷下端帮开采煤柱的稳定性 | 第66-93页 | 
| 4.1 工程背景 | 第67-70页 | 
| 4.2 煤柱塑性区宽度计算 | 第70-71页 | 
| 4.3 煤柱压缩量计算 | 第71-84页 | 
| 4.4 煤柱稳定性判据公式验算 | 第84-87页 | 
| 4.5 煤柱合理留设宽度分析 | 第87-9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5 端帮开采下煤柱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 第93-106页 | 
| 5.1 数值计算软件简介 | 第93-95页 | 
| 5.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第95页 | 
| 5.3 数值计算模型求解 | 第95-100页 | 
| 5.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0-10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106-107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6-12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