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电渗析电堆内质传递状况实验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10页 |
1.2 浓度测量技术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2.1 电导率反算法 | 第10-11页 |
1.2.2 电导率测量技术 | 第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RED研究概况 | 第14-20页 |
1.3.1 反向电渗析 | 第14页 |
1.3.2 质量传递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电导率经验公式实验验证 | 第22-27页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 实验系统设计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23-24页 |
2.3.1 电导率仪标定 | 第23页 |
2.3.2 电导率测量 | 第23-24页 |
2.4 实验可靠性验证 | 第24-25页 |
2.5 实验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 | 第25-27页 |
2.5.1 电导率误差分析 | 第25页 |
2.5.2 各项不确定度 | 第25-27页 |
3 电导率经验公式校准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3.1 NaCl溶液 | 第27-29页 |
3.1.1 NaCl溶液电导率公式选择 | 第27-28页 |
3.1.2 计算值与文献值对比 | 第28-29页 |
3.2 LiCl溶液 | 第29-31页 |
3.2.1 LiCl溶液电导率公式选取 | 第29页 |
3.2.2 计算值与文献值对比 | 第29-31页 |
4 离子迁移实验 | 第31-38页 |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1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4.2 实验系统设计 | 第31-33页 |
4.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3-36页 |
4.3.1 装置设定 | 第33-35页 |
4.3.2 循环实验 | 第35-36页 |
4.4 实验不确定度 | 第36-38页 |
4.4.1 实验误差来源 | 第36页 |
4.4.2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第36-38页 |
5 NaCl溶液离子迁移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5.1 开路电压随浓差变化关系 | 第38-41页 |
5.2 端电压随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41-45页 |
5.2.1 浓差对电堆端电压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2 电流密度对电堆端电压的影响 | 第42-45页 |
5.3 离子迁移随浓差和电流密度变化关系 | 第45-48页 |
5.3.1 离子迁移率随浓差变化关系 | 第46-47页 |
5.3.2 离子迁移随电流变化关系 | 第47-48页 |
5.4 水渗透率随溶液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48-50页 |
5.4.1 水渗透率随溶液浓差变化关系 | 第48-49页 |
5.4.2 水渗透率随电流变化关系 | 第49-50页 |
5.5 NaCl扩散系数随溶液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50-54页 |
5.5.1 NaCl扩散率随溶液浓差变化关系 | 第51-52页 |
5.5.2 NaCl扩散率随工作电流变化关系 | 第52-54页 |
6 LiCl溶液离子迁移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5页 |
6.1 开路电压随溶液浓差变化情况 | 第54-57页 |
6.2 电堆端电压随溶液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57-59页 |
6.2.1 电池端电压随溶液浓差变化关系 | 第57-58页 |
6.2.2 电池端电压随工作电流变化关系 | 第58-59页 |
6.3 离子迁移率随溶液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59-61页 |
6.3.1 离子迁移量随溶液浓差变化关系 | 第60页 |
6.3.2 离子迁移率随电流变化关系 | 第60-61页 |
6.4 水渗透速率随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61-63页 |
6.4.2 水渗透速率随工作电流变化关系 | 第62-63页 |
6.5 LiCl扩散率随溶液浓差和电流变化关系 | 第63-65页 |
6.5.1 LiCl扩散率随溶液浓差变化关系 | 第63页 |
6.5.2 LiCl扩散率随电流变化关系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