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概述 | 第11-2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 住院患者概述 | 第11页 |
1.2 护理人文关怀概述 | 第11-13页 |
1.3 标准及护理人文关怀标准概述 | 第13-14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3.1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3.2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研究 | 第16-17页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标准观点的质性研究 | 第20-28页 |
1 现象学研究 | 第20-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1.2 资料收集 | 第20页 |
1.3 资料录入与分析 | 第20页 |
1.4 伦理 | 第20页 |
1.5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1-26页 |
2.1 受访对象一般情况 | 第21-22页 |
2.2 提炼的主题 | 第22-26页 |
3 研究讨论 | 第26-28页 |
3.1 关怀态度 | 第26页 |
3.2 关怀行为 | 第26页 |
3.3 专业素养 | 第26-27页 |
3.4 关怀环境 | 第27页 |
3.5 个性化关怀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构建 | 第28-51页 |
1 标准框架初稿形成 | 第28-30页 |
2 专家咨询 | 第30-32页 |
2.1 专家咨询表的编制 | 第30页 |
2.2 选定咨询专家 | 第30-31页 |
2.3 资料录入与分析 | 第31页 |
2.4 指标入选标准 | 第31页 |
2.5 咨询过程 | 第31页 |
2.6 伦理 | 第31-32页 |
3 专家咨询结果 | 第32-43页 |
3.1 专家情况 | 第32-37页 |
3.2 指标纳入情况 | 第37-43页 |
4 层次分析法 | 第43-48页 |
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第43页 |
4.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3-44页 |
4.3 计算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第44-48页 |
5 讨论 | 第48-51页 |
5.1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第48-49页 |
5.2 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科学性 | 第49页 |
5.3 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特点 | 第49-51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51-53页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2页 |
2.1 选题视角创新 | 第52页 |
2.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52页 |
2.3 研究结果创新 | 第52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综述 | 第58-6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81页 |
附录1 专家咨询表(一) | 第69-76页 |
附录2 专家咨询表(二)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