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保护生物学论文

基于生态县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以广德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1 相关概念第13-14页
        1.1.1 生态城市第13页
        1.1.2 生态县第13页
        1.1.3 生物多样性第13页
        1.1.4 城市生物多样性第13-14页
    1.2 相关理论研究第14-15页
        1.2.1 保护生物学理论第14页
        1.2.2 生态学理论第14页
        1.2.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4页
        1.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国外生态县建设研究第15-16页
        1.3.2 国内生态县建设研究第16页
        1.3.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第16-17页
        1.3.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第17-18页
第二章 引言第18-21页
    2.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2.1.1 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第18页
        2.1.2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然性第18页
        2.1.3 生态县创建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第18-19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2.3 研究内容第19页
    2.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三章 生态县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第21-29页
    3.1 生态县建设概述第21-23页
        3.1.1 生态县建设的内涵第21页
        3.1.2 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内容第21页
        3.1.3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第21-23页
    3.2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第23页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第23页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第23页
    3.3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第23-27页
        3.3.1 生物多样性调查第23-25页
        3.3.2 生物多样性评价第25-27页
    3.4 生态县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分析第27-29页
        3.4.1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县建设第27-28页
        3.4.2 生态县建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第28-29页
第四章 基于生态县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第29-34页
    4.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所面临的挑战第29-30页
        4.1.1 我国未出台专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规范第29页
        4.1.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生态县建设发展规划不一致第29页
        4.1.3 政府直接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度低第29-30页
        4.1.4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第30页
    4.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第30-31页
        4.2.1 统筹规划、强调重点、分布实施原则第30页
        4.2.2 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共同参与原则第30页
        4.2.3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原则第30-31页
        4.2.4 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协调原则第31页
    4.3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程序第31页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容第31-34页
        4.4.1 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31-32页
        4.4.2 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32-33页
        4.4.3 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第33页
        4.4.4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第33-34页
第五章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34-53页
    5.1 广德县社会、自然、经济以及植被资源概况第34-35页
        5.1.1 广德县社会概况第34页
        5.1.2 广德县自然概况第34页
        5.1.3 广德县经济概况第34页
        5.1.4 广德县植被资源概况第34-35页
    5.2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现状第35-40页
        5.2.1 广德县植物多样性现状第35-38页
        5.2.2 广德县动物多样性现状第38-39页
        5.2.3 景观多样性现状第39页
        5.2.4 广德县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第39-40页
    5.3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第40-43页
        5.3.1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数据收集方法第40-41页
        5.3.2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第41-43页
    5.4 广德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和目标第43-45页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依据第43-44页
        5.4.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范围和目标第44-45页
    5.5 广德县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45-47页
        5.5.1 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第45-46页
        5.5.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第46页
        5.5.3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第46-47页
    5.6 广德县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47页
    5.7 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第47-50页
    5.8 广德县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第50-51页
    5.9 生物多样性保护其它措施建议第51-53页
        5.9.1 法规方面措施第51页
        5.9.2 政策方面措施第51页
        5.9.3 经济方面措施第51-52页
        5.9.4 技术方面措施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东北土著白腐真菌筛选优化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TiO2/MoS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丙酮废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