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Fe基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费托合成反应概述第14-20页
        1.2.1 费托合成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费托合成过程反应第15-17页
        1.2.3 费托合成反应机理第17-20页
        1.2.4 费托合成产物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第20页
    1.3 费托合成——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工艺第20-23页
        1.3.1 间接法由甲醇制备低碳烯烃——MTO工艺第21-22页
        1.3.2 间接法由二甲醚制备低碳烯烃——SDTO工艺第22页
        1.3.3 直接法由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STO工艺第22-23页
    1.4 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FE基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3-28页
        1.4.1 活性金属组分的研究第23页
        1.4.2 Fe基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第23-24页
            1.4.2.1 高温熔融法第23-24页
            1.4.2.2 浸渍法第24页
            1.4.2.3 沉淀法第24页
        1.4.3 Fe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第24-26页
            1.4.3.1 氧化物载体第25页
            1.4.3.2 分子筛载体第25-26页
            1.4.3.3 碳载体第26页
        1.4.4 Fe基催化剂中助剂的研究第26-28页
            1.4.4.1 碱金属助剂第26-27页
            1.4.4.2 过渡金属助剂第27页
            1.4.4.3 碱土金属助剂第27页
            1.4.4.4 稀土金属助剂第27-28页
    1.5 论文研究依据第28页
    1.6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8-31页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研究方法第31-43页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第31-32页
    2.2 Fe基催化剂的制备第32-34页
        2.2.1 浸渍法制备Fe/Al2O3催化剂第32-33页
        2.2.2 并流沉淀法制备Fe基催化剂第33-34页
        2.2.3 均相沉淀法制备Fe基催化剂第34页
        2.2.4 助剂的加入第34页
    2.3 催化剂表征分析第34-36页
        2.3.1 热重(TG-DTA)分析第34-35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物相表征第35页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第35-36页
        2.3.4 N_2物理吸附(BET)表征第36页
        2.3.5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表征第36页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第36页
    2.4 催化剂加氢评价第36-38页
    2.5 气相产物分析方法第38-41页
    2.6 碳平衡计算第41-43页
第三章 无助剂Fe-Zn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研究第43-71页
    3.1 不同制备方法对纯Fe催化剂性能影响第43-46页
        3.1.1 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纯Fe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43-44页
        3.1.2 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纯Fe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44-46页
    3.2 不同Fe/Zn摩尔比对Fe基催化剂性能影响第46-50页
        3.2.1 不同Fe/Zn摩尔比的Fe基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46-48页
        3.2.2 不同Fe/Zn摩尔比的Fe基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48-50页
    3.3 不同沉淀剂对Fe-Zn催化剂性能影响第50-53页
        3.3.1 不同沉淀剂制得Fe-Zn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51-52页
        3.3.2 不同沉淀剂制得Fe-Zn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52-53页
    3.4 预处理还原温度对Fe-Z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3-57页
        3.4.1 不同还原温度对应Fe-Zn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54-55页
        3.4.2 不同还原温度对应Fe-Zn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55-57页
    3.5 反应工艺条件对Fe-Zn催化剂性能影响第57-65页
        3.5.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3.5.2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3.5.3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3.6 催化剂稳定性能的考察第65页
    3.7 超临界相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5-69页
    3.8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添加助剂后Fe-Zn催化剂CO加氢性能研究第71-89页
    4.1 碱金属Na、K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比较第71-76页
        4.1.1 添加1%Na、K制得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71-73页
        4.1.2 添加1%Na、K制得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73-76页
    4.2 碱土金属Mg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76-81页
        4.2.1 添加不同含量Mg制得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76-79页
        4.2.2 添加不同含量Mg助剂制得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79-81页
    4.3 稀土金属La、Ce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81-84页
        4.3.1 添加1%La、1%Ce助剂制得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81-82页
        4.3.2 添加1%La、1%Ce助剂制得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82-84页
    4.4 氧化物结构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4.4.1 不同结构助剂制得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84-85页
        4.4.2 不同氧化物结构助剂制得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第85-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9页
第五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致谢第97-99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101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01-102页
附件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n基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下一篇: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融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