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药物与蛋白质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蛋白质结构的基本信息第10-11页
        1.1.2 血清白蛋白的特点第11页
    1.2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1-14页
        1.2.1 光谱法第11-12页
        1.2.2 电化学法第12-13页
        1.2.3 核磁共振(NMR)第13页
        1.2.4 平衡透析法第13页
        1.2.5 毛细管电泳技术第13-14页
        1.2.6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第14页
    1.3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 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光谱分析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光谱学导论第17-19页
        2.1.1 分子的激发和弛豫第17-18页
        2.1.2 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第18-19页
    2.2 影响荧光的环境因素第19-21页
        2.2.1 溶液浓度对荧光的影响第19页
        2.2.2 溶剂对荧光的影响第19-20页
        2.2.3 酸碱性对荧光的影响第20页
        2.2.4 温度对荧光的影响第20页
        2.2.5 其他溶质的影响第20-21页
    2.3 溶液荧光的猝灭第21-24页
        2.3.1 荧光猝灭作用第21页
        2.3.2 动态猝灭第21-22页
        2.3.3 静态猝灭第22-23页
        2.3.4 联合猝灭第23页
        2.3.5 猝灭类型的区分方法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法莫替丁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第25-35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3.2.1 实验材料第26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6-28页
        3.2.3 实验方法第2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3.3.1 荧光猝灭光谱第28-29页
        3.3.2 荧光猝灭类型第29-31页
        3.3.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第31-32页
        3.3.4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第32-33页
        3.3.5 能量转移及作用距离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的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第35-42页
    4.1 引言第35-36页
    4.2 实验部分第36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36页
        4.2.2 实验方法第3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4.3.1 荧光淬灭光谱第36-37页
        4.3.2 荧光猝灭类型第37-39页
        4.3.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第39-40页
        4.3.4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米格列奈钙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第42-50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实验第42-43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5.2.2 实验方法第4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5.3.1 荧光猝灭光谱第43-44页
        5.3.2 荧光猝灭机理第44-46页
        5.3.3 结合距离的计算第46-47页
        5.3.4 米格列奈钙对BSA构象的影响第47-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6.1 总结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SSBR/BR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咔唑和吡唑衍生物的新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