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内涵界定 | 第11-12页 |
1.2.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 第12-14页 |
1.2.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4 简要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2.1.1 风险管理流程 | 第17-18页 |
2.1.2 风险管理核心环节 | 第18-19页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9页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昭山经建投公司债务风险识别 | 第21-34页 |
3.1 昭山经建投公司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3.1.1 产权结构 | 第21页 |
3.1.2 组织架构 | 第21页 |
3.1.3 经营状况 | 第21-22页 |
3.2 债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3页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页 |
3.2.2 指标选取 | 第22-23页 |
3.3 债务风险识别 | 第23-32页 |
3.3.1 基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债务风险识别 | 第23-26页 |
3.3.2 基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债务风险识别 | 第26-28页 |
3.3.3 基于资产质量的债务风险识别 | 第28-32页 |
3.4 财务困境预测 | 第32-33页 |
3.5 昭山经建投公司债务风险识别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昭山经建投公司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34-39页 |
4.1 昭山经建投公司层面 | 第34-37页 |
4.1.1 主营业务入不敷出 | 第34-35页 |
4.1.2 项目建设支出巨大 | 第35页 |
4.1.3 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迅速 | 第35-36页 |
4.1.4 资产流动性差 | 第36页 |
4.1.5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36-37页 |
4.1.6 自身信用担保缺失 | 第37页 |
4.2 昭山区政府层面 | 第37-39页 |
4.2.1 缺乏创新融资能力 | 第37-38页 |
4.2.2 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迅速 | 第38页 |
4.2.3 委托代理界限模糊 | 第38-39页 |
第5章 昭山经建投公司债务风险控制 | 第39-49页 |
5.1 昭山经建投公司层面 | 第39-45页 |
5.1.1 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 第39-41页 |
5.1.2 完善代建项目结算制度 | 第41页 |
5.1.3 完善债务管理 | 第41-42页 |
5.1.4 加强资产管理 | 第42-43页 |
5.1.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3-44页 |
5.1.6 提升自身信用担保能力 | 第44-45页 |
5.2 昭山区政府层面 | 第45-49页 |
5.2.1 创新融资方式 | 第45-46页 |
5.2.2 严控债务规模 | 第46-47页 |
5.2.3 明确政府职能范围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