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4-15页 |
(二) 历史分析法 | 第15页 |
(三) 矛盾分析法 | 第15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 重点难点 | 第15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群众路线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17-25页 |
一、概念阐释 | 第17-20页 |
(一) 群众与人民 | 第17-19页 |
(二) 群众观与群众观点 | 第19页 |
(三) 群众路线 | 第19-20页 |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溯源 | 第20-21页 |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 第20-21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群众史观 | 第21页 |
三、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 | 第21-25页 |
(一) 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形成 | 第21-23页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路线的曲折发展 | 第23页 |
(三) 改革开放后群众路线的创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25-32页 |
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 第25-29页 |
(一) 党的群众工作中出现负面影响 | 第25-27页 |
(二) 人民群众出现差异性分化 | 第27-28页 |
(三) 互联网成为群众路线的“双刃剑” | 第28-29页 |
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迎来的机遇 | 第29-32页 |
(一) 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 第29页 |
(二) 全面从严治党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 第29-30页 |
(三) 网络技术扩宽了群众路线渠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理论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 第32-41页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 第32-34页 |
(一) 发展为了人民 | 第32-33页 |
(二) 发展依靠人民 | 第33页 |
(三)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第33-34页 |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 第34-38页 |
(一)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 第34-35页 |
(二) 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线 | 第35-37页 |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 第37-38页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践行路径 | 第38-41页 |
(一) 经济上把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38页 |
(二) 政治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 第38-39页 |
(三) 文化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新需求 | 第39页 |
(四) 社会上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 第39页 |
(五) 生态上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主体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第41-47页 |
一、十八大以来党内主题教育发展脉络 | 第41-43页 |
(一)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第41-42页 |
(二)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第42页 |
(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第42-43页 |
(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第43页 |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 | 第43-45页 |
(一) 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敬畏人民的内在要求 | 第43-44页 |
(二) 全面从严治党克服了脱离群众的执政危险 | 第44页 |
(三) 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 第44-45页 |
三、以全面从严治党来推动群众路线的落实 | 第45-47页 |
(一) 改进党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 第45页 |
(二) 加强思想建党,促进党性教育 | 第45-46页 |
(三) 健全群众监督,坚持人民本位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方法创新: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 第47-59页 |
一、网络群众路线的现实考察 | 第47-49页 |
(一) 网络群众路线的提出与发展 | 第47-48页 |
(二) 网络时代群众工作的新变化 | 第48-49页 |
二、网络群众路线的价值功能 | 第49-54页 |
(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第49-51页 |
(二) 强化网络时代下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 第51-52页 |
(三) 维护人民群众的网络权益 | 第52-54页 |
三、网络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 第54-59页 |
(一)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 第54-55页 |
(二) 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积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 第55-57页 |
(三) 健全网络运行体制机制,及时回应网民合理诉求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