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反按键模拟外挂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游戏外挂简介 | 第12-13页 |
1.1.2 游戏外挂分类及现状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反外挂技术研究 | 第15-18页 |
1.2.2 游戏厂商自身的保护措施 | 第18页 |
1.3 反外挂技术的创新与补充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按键模拟与反按键模拟技术研究 | 第21-29页 |
2.1 Windows消息机制 | 第21-22页 |
2.2 按键模拟外挂分类 | 第22-24页 |
2.2.1 非脱机外挂 | 第22-23页 |
2.2.2 脱机外挂 | 第23-24页 |
2.3 外挂按键模拟技术 | 第24-25页 |
2.3.1 用户模式按键模拟 | 第24页 |
2.3.2 内核模式按键模拟 | 第24-25页 |
2.3.3 按键效果模拟技术 | 第25页 |
2.4 游戏外挂注入技术 | 第25-26页 |
2.5 常见反按键模拟技术分析 | 第26-28页 |
2.5.1 用户模式反按键模拟 | 第26-27页 |
2.5.2 内核模式反按键模拟 | 第27-28页 |
2.5.3 按键效果模拟反制 | 第28页 |
2.6 键盘嗅探反外挂技术初探 | 第28页 |
2.7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反按键模拟外挂关键技术 | 第29-45页 |
3.1 Windows内核结构 | 第29-31页 |
3.2 Windows I/O系统 | 第31-34页 |
3.2.1 Windows I/O结构 | 第31-32页 |
3.2.2 设备列举与设备树 | 第32-33页 |
3.2.3 Windows I/O处理 | 第33-34页 |
3.3 Windows中断处理 | 第34-36页 |
3.3.1 硬件中断处理 | 第34-36页 |
3.3.2 系统中断处理 | 第36页 |
3.4 Windows驱动程序概要 | 第36-41页 |
3.4.1 设备驱动程序分类 | 第36-38页 |
3.4.2 设备驱动程序结构 | 第38-40页 |
3.4.3 非即插即用驱动程序 | 第40-41页 |
3.5 驱动程序开发与调试 | 第41-43页 |
3.5.1 驱动程序框架 | 第41页 |
3.5.2 驱动程序编码 | 第41页 |
3.5.3 虚拟机调试环境 | 第41-42页 |
3.5.4 驱动程序编译和调试 | 第42-43页 |
3.6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反按键模拟外挂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45-62页 |
4.1 PS/2键盘按键原理 | 第45-47页 |
4.1.1 系统按键获取 | 第45页 |
4.1.2 键盘设备栈 | 第45-46页 |
4.1.3 键盘硬件原理 | 第46-47页 |
4.2 反按键模拟外挂技术设计 | 第47-49页 |
4.3 键盘嗅探驱动实现 | 第49-53页 |
4.3.1 自旋锁 | 第49-50页 |
4.3.2 物理地址映射 | 第50页 |
4.3.3 查询APIC | 第50页 |
4.3.4 修改APIC | 第50-51页 |
4.3.5 IRQL与分配空间 | 第51页 |
4.3.6 延迟过程调用 | 第51页 |
4.3.7 查询IDT空项 | 第51-52页 |
4.3.8 新中断处理例程 | 第52页 |
4.3.9 应用程序通信 | 第52-53页 |
4.3.10 读写8042芯片 | 第53页 |
4.4 按键嗅探实验测试 | 第53-61页 |
4.4.1 驱动加载启动测试 | 第53-54页 |
4.4.2 驱动按键测试 | 第54-55页 |
4.4.3 驱动通信测试 | 第55-56页 |
4.4.4 反按键模拟外挂测试 | 第56-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键盘嗅探驱动程序部分源代码 | 第69-77页 |
1.驱动入口函数 | 第69-70页 |
2.驱动IRQ派发函数 | 第70-71页 |
3.驱动卸载函数 | 第71页 |
4.中断设置函数 | 第71-72页 |
5.查询APIC函数 | 第72-73页 |
6.修改APIC函数 | 第73-74页 |
7.键盘读取函数 | 第74-77页 |
8.中断服务中继函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