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相关的定位技术 | 第12-13页 |
1.2.2 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3 RFID技术的优势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RFID相关技术与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34页 |
2.1 RFID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2.1.1 RFID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2.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2 RFID常见定位算法分析 | 第20-25页 |
2.2.1 信号到达时间和信号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 | 第20-22页 |
2.2.2 信号到达角的定位算法 | 第22-23页 |
2.2.3 区域定位算法 | 第23-24页 |
2.2.4 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 | 第24-25页 |
2.3 RFID定位/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28页 |
2.3.1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2.3.2 定位/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2.3.3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第27-28页 |
2.4 定位/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28-33页 |
2.4.1 定位/管理系统软件分层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2.4.2 定位/管理系统软件架构模式的选取 | 第29-31页 |
2.4.3 中间件软件技术选取 | 第31-32页 |
2.4.4 数据库的选取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定位系统防碰撞算法研究与改进 | 第34-48页 |
3.1 定位系统中碰撞问题与要求 | 第34-35页 |
3.2 防碰撞算法研究 | 第35-42页 |
3.2.1 纯ALOHA算法 | 第35-37页 |
3.2.2 时隙ALOHA算法 | 第37-38页 |
3.2.3 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 | 第38-41页 |
3.2.4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 第41-42页 |
3.3 防碰撞算法的改进 | 第42-47页 |
3.3.1 算法分析 | 第43-45页 |
3.3.2 算法流程 | 第45-46页 |
3.3.3 性能仿真分析 | 第46-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人员定位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 第48-60页 |
4.1 LANDMARC定位算法 | 第48-50页 |
4.2 基于LANDMARC模型的定位算法 | 第50-55页 |
4.2.1 定位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50-51页 |
4.2.2 系统模型的定位算法分析 | 第51-55页 |
4.3 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55-59页 |
4.3.1 读卡器的发射功率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55-56页 |
4.3.2 参考标签的阈值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56-57页 |
4.3.3 读卡器与参考标签之间的距离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60-79页 |
5.1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4页 |
5.1.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第60-61页 |
5.1.2 数据库的概要设计 | 第61-62页 |
5.1.3 数据库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第62-63页 |
5.1.4 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 第63-64页 |
5.1.5 数据库表的关联 | 第64页 |
5.2 数据库访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4-66页 |
5.3 人员定位模块的设计实现 | 第66页 |
5.4 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6-70页 |
5.5 定位系统性能测试 | 第70-77页 |
5.5.1 定位系统的软件测试 | 第70-74页 |
5.5.2 定位系统的定位测试 | 第74-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