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影响Fe基非晶涂层耐腐蚀性的因素 | 第11-13页 |
| 1.3 热喷涂涂层孔隙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1.3.1 孔隙产生的机理 | 第13页 |
| 1.3.2 影响涂层孔隙产生的因素 | 第13-14页 |
| 1.4 Fe基非晶涂层耐腐蚀性与孔隙相关性 | 第14-15页 |
| 1.5 降低热喷涂Fe基非晶涂层孔隙率的方法 | 第15-17页 |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第19-28页 |
| 2.1 包覆型喷涂粉末的设计与制备 | 第19-22页 |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19-21页 |
| 2.1.2 粉末制备工艺 | 第21-22页 |
| 2.2 复合涂层制备过程 | 第22-24页 |
| 2.2.1 等离子喷涂设备及工艺参数 | 第22-23页 |
| 2.2.2 基体的选择及固定和冷却方式 | 第23-24页 |
| 2.3 复合粉末、涂层结构及性能的表征 | 第24-28页 |
| 2.3.1 组织结构表征 | 第24页 |
| 2.3.2 涂层孔隙率测定 | 第24-25页 |
| 2.3.3 涂层非晶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2.3.4 涂层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 2.3.5 涂层耐磨性能的测定 | 第26页 |
| 2.3.6 涂层耐蚀性能测定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包覆型复合粉末的组织结构及相成分研究 | 第28-37页 |
| 3.1 球磨转速对粉末包覆状态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2 球磨时间对粉末包覆状态的影响 | 第30-33页 |
| 3.3 Ni包Al粉末加入量对粉末包覆状态影响 | 第33-34页 |
| 3.4 Ni包Al粉末加入量对复合粉末相成分影响 | 第34-3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等离子喷涂Fe基非晶及其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分析 | 第37-49页 |
| 4.1 Fe基非晶及其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分析 | 第37-45页 |
| 4.1.1 Ni包Al粉末加入量对涂层微观结构致密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1.2 复合涂层整体微观结构组成及元素分布分析 | 第38-44页 |
| 4.1.3 Ni包Al改善Fe基非晶涂层微观结构致密度的机理 | 第44-45页 |
| 4.2 Fe基非晶及其复合涂层相成分分析 | 第45-47页 |
| 4.2.1 Ni包Al粉末含量对复合涂层相成分影响 | 第45-46页 |
| 4.2.2 Ni包Al粉末对Fe基非晶涂层相成分影响机理 | 第46-47页 |
| 4.3 复合涂层相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等离子喷涂Fe基非晶及其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 第49-65页 |
| 5.1 涂层显微硬度分析 | 第49-52页 |
| 5.2 涂层摩擦磨损分析 | 第52-58页 |
| 5.2.1 摩擦系数分析 | 第52-54页 |
| 5.2.2 磨损量分析 | 第54-55页 |
| 5.2.3 磨损机理分析 | 第55-58页 |
| 5.3 涂层耐腐蚀性分析 | 第58-64页 |
| 5.3.1 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第58-60页 |
| 5.3.2 涂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机理 | 第60-6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创新点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