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的证据能力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概述 | 第12-14页 |
一、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的概念 | 第12页 |
二、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的功能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言词证据证据能力解读 | 第14-17页 |
一、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内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纷争及原因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关于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纷争及评析 | 第17-22页 |
一、实务界对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不同做法 | 第17-19页 |
二、理论界对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不同观点 | 第19-21页 |
三、对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不同做法及观点的评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关于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一、初查程序规定的缺失 | 第22-23页 |
二、诉讼身份的法律拟制 | 第23-24页 |
三、证据形式的法定化 | 第24页 |
四、初查对象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域外相关制度设计对我国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借鉴意义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对域外相关制度设计的考察 | 第27-32页 |
一、大陆法系 | 第27-30页 |
二、英美法系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对域外相关制度设计的比较与借鉴 | 第32-35页 |
一、域外国家与我国相关制度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二、域外相关制度设计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职务犯罪初查言词证据证据能力的基本构想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职务犯罪的初查程序 | 第35-38页 |
一、赋予职务犯罪初查制度法律地位 | 第35-36页 |
二、健全职务犯罪初查制度配套机制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构建诉讼性侦查模式 | 第38-42页 |
一、建立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38-39页 |
二、完善相应人权保障机制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审查制度 | 第42-45页 |
一、确立直接言词原则 | 第42页 |
二、调整案卷笔录的诉讼地位 | 第42-43页 |
三、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