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二氧化碳的固定现状 | 第13-15页 |
1.1.1 二氧化碳的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 第13-15页 |
1.2 传统溶剂为介质的羧化反应 | 第15-18页 |
1.2.1 电驱动羧化反应 | 第15-17页 |
1.2.2 光驱动羧化反应 | 第17-18页 |
1.3 超临界CO_2为介质的电羧化反应 | 第18-19页 |
1.4 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电羧化反应 | 第19-23页 |
1.4.1 有机卤代物的电羧化还原反应 | 第19-20页 |
1.4.2 不饱和烃的电羧化的还原反应 | 第20页 |
1.4.3 酮的电羧化还原反应 | 第20-21页 |
1.4.4 电羧化反应合成碳酸酯 | 第21-23页 |
1.5 电极材料对电羧化反应的影响 | 第23-24页 |
1.6 离子液体概述 | 第24-25页 |
1.6.1 离子液体的发展 | 第24页 |
1.6.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 | 第24-25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7.2 创新之处 | 第26页 |
1.7.3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离子液体BMIMBF_4中苄溴的电羧化反应 | 第27-47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2.2.2 溶液体系中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测定 | 第29-32页 |
2.2.3 Cu-Ni合金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2-34页 |
2.2.4 循环伏安实验 | 第34页 |
2.2.5 电化学羧基化实验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研究 | 第35-37页 |
2.3.2 苄溴的电化学反应 | 第37-40页 |
2.3.3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40-41页 |
2.3.4 电解电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5 电解电位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6 反应历程分析 | 第43-44页 |
2.4 离子液体回收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离子液体BMIMBF_4中碳酸二甲酯的电合成反应 | 第47-62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3.2.2 离子液体BMMBF_4-CH_3OH中CO_2的溶解度 | 第49-50页 |
3.2.3 循环伏安实验 | 第50-51页 |
3.2.4 电化学羧基化实验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3.3.1 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研究 | 第52-53页 |
3.3.2 产物的测定 | 第53-54页 |
3.3.3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5 电解电量的影响 | 第57页 |
3.3.6 电解电位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7 反应历程分析 | 第59-60页 |
3.4 离子液体的回收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查耳酮在离子液体BMIMBF_4中的电还原反应 | 第62-7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2-64页 |
4.2.2 循环伏安实验 | 第64页 |
4.2.3 电化学还原实验 | 第64-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4.3.1 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研究 | 第65-66页 |
4.3.2 产物的测定 | 第66-67页 |
4.3.3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4 电解电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5 电解电位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6 反应历程分析 | 第71页 |
4.4 离子液体的回收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