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辽河油田安12块高含水期挖潜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内外特高含水期层系重组方法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外特高含水期井网调整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3-18页
    2.1 区块地质特征第13-14页
        2.1.1 区块构造特征第13页
        2.1.2 区块储层特征第13-14页
        2.1.3 区块油藏流体性质第14页
    2.2 区块开发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第14-18页
        2.2.1 开发历程及现状第14-15页
        2.2.2 区块层系井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8页
第三章 区块层系组合优化方式第18-30页
    3.1 层系重组技术政策界限研究第18-22页
        3.1.1 渗透率级差第18-20页
        3.1.2 组合有效厚度第20-21页
        3.1.3 地层系数级差第21-22页
    3.2 层系重组原则第22页
    3.3 层系组合方式第22-30页
        3.3.1 层系组合方案第22-24页
        3.3.2 层系组合方案优选第24-30页
第四章 区块井网重构方式研究第30-47页
    4.1 地质模型的建立第30-35页
        4.1.1 三维建模的流程第30页
        4.1.2 构造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4.1.3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4.1.4 属性相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第35-41页
        4.2.1 区块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第35-39页
        4.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第39-41页
    4.3 井网重构调整方案第41-45页
    4.4 各方案阶段采出程度对比第45-47页
第五章 井网重构方案经济评价第47-53页
    5.1 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第47-49页
    5.2 方案对比第49-51页
    5.3 敏感性分析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区块多层采油井提高采收率应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物化含聚污水配制稀释聚合物体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