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问题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2 煤矿安全规制的标准 | 第19-23页 |
·规制标准的分类 | 第19-20页 |
·设施标准 | 第19页 |
·作业标准 | 第19-20页 |
·规制标准的作用 | 第20页 |
·规制标准是法律法规的细化和延伸 | 第20页 |
·规制标准是安全监察的技术准则 | 第20页 |
·规制标准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意识 | 第20页 |
·影响规制标准的因素 | 第20-21页 |
·影响规制标准的技术因素 | 第20-21页 |
·影响规制标准的内部因素 | 第21页 |
·规制标准水平的选择 | 第21-23页 |
3 基于标准的煤矿安全规制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标准选择与风险理论 | 第23-26页 |
·标准选择与工人的风险意识 | 第23-24页 |
·标准选择与煤矿企业的风险投资 | 第24-26页 |
·标准选择与信息不对称 | 第26页 |
·标准选择与外部性 | 第26-27页 |
·标准选择与生命价值度量 | 第27-29页 |
·生命价值的含义 | 第27-28页 |
·标准选择与生命价值的测度 | 第28-29页 |
4 煤矿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机构 | 第29-33页 |
·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机构模式 | 第29页 |
·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机构的主要职责 | 第29-31页 |
·煤矿安全机构权力配置问题 | 第31-33页 |
·煤矿企业安全供给不足的原因 | 第33-37页 |
·煤矿安全收益的滞后性 | 第33-34页 |
·煤矿安全具有外部性 | 第34-35页 |
·不确定性与风险偏好 | 第35页 |
·生命价值的漠视和生命经济价值的低估 | 第35-37页 |
5 标准选择的煤矿安全规制分析 | 第37-44页 |
·安全规制标准的界定 | 第37页 |
·基于标准选择的煤矿安全规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分析 | 第37-40页 |
·规制机构的事权划分及原则 | 第37-38页 |
·煤矿安全规制机构的社会福利分析 | 第38-40页 |
·地方规制机构与煤矿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40-44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4-47页 |
·细化煤矿安全的标准,为规制提供更宽泛的选择 | 第44页 |
·加强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标准 | 第44-45页 |
·加大对生命赔付标准 | 第45页 |
·完善法律法规为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 | 第45页 |
·完善中国煤矿规制机构的监管体系,明晰各级规制部门职能 | 第45-46页 |
·加大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 | 第46页 |
·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有助于监督管理"双管齐下"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