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异步大规模图处理框架Maiter的负载均衡技术及累积迭代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分布式计算第11-12页
        1.1.2 分布式算法第12-13页
    1.2 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1 Maiter框架的负载均衡处理问题的研究第16-17页
        1.4.2 异步累积迭代算法的研究第17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DAIC模型及Maiter框架第19-29页
    2.1 传统同步迭代计算第19-20页
    2.2 传统异步迭代计算第20页
    2.3 DAIC计算模型第20-24页
        2.3.1 DAIC计算模型的前提条件第20-22页
        2.3.2 DAIC计算模型的推导第22-23页
        2.3.3 DAIC计算模型的优先级迭代第23-24页
    2.4 Maiter框架第24-28页
        2.4.1 Maiter框架的实现第24-26页
        2.4.2 Maiter框架的优先级迭代的实现第26-27页
        2.4.3 Maiter框架的API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Maiter框架的负载均衡技术第29-49页
    3.1 负载不均衡的原因第29-31页
        3.1.1 同步框架负载不均衡的原因第29-30页
        3.1.2 Maiter框架负载不均衡的原因第30-31页
    3.2 负载均衡方案的选择第31-33页
    3.3 负载均衡处理决策算法第33-37页
        3.3.1 决策算法设计思路第33-34页
        3.3.2 负载均衡决策算法第34-37页
    3.4 数据迁移第37-40页
        3.4.1 数据迁移产生的问题第37-38页
        3.4.2 对Maiter框架数据管理方式的改进第38-39页
        3.4.3 数据迁移的正确性保证第39-40页
    3.5 迁移数据重定位第40-42页
    3.6 错位消息处理第42-46页
        3.6.1 错位消息的产生及影响第42-43页
        3.6.2 基于缓存的消息中转解决方案第43-44页
        3.6.3 基于缓存的消息中转机制正确性证明第44-46页
    3.7 负载均衡处理详细过程第46-48页
    3.8 本章总结第48-49页
第4章 异步累积迭代算法第49-65页
    4.1 研究内容介绍第49-50页
    4.2 SimRank算法原理与Hadoop实现第50-53页
        4.2.1 SimRank算法原理第50-52页
        4.2.2 Hadoop框架上的实现第52-53页
    4.3 Asyn-SimRank算法第53-59页
        4.3.1 同步迭代-累积形式—Delta-SimRank第54-55页
        4.3.2 异步迭代-累积形式—Asyn-SimRank第55-57页
        4.3.3 收敛性与正确性证明第57-59页
    4.4 关键点优先调度第59-61页
        4.4.1 基本思想第59-60页
        4.4.2 理论证明第60-61页
    4.5 Asyn-SimRank算法的分布式实现第61-63页
        4.5.1 输入图的预处理第61页
        4.5.2 分布式环境上的实现第61-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性能实验与评价第65-77页
    5.1 负载均衡性能验证第65-70页
        5.1.1 实验数据集及分布式环境第65-66页
        5.1.2 负载均衡机制的有效性第66-68页
        5.1.3 负载均衡机制的开销第68-69页
        5.1.4 数据分块数量对系统的影响第69-70页
    5.2 Asyn-SimRank性能验证第70-75页
        5.2.1 实验数据集及实验环境第70-71页
        5.2.2 总体运行时间对比第71-73页
        5.2.3 收敛速度对比第73-74页
        5.2.4 通信量对比第74-75页
        5.2.5 算法与分布式环境规模的关系第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总结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和项目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目视觉的行车状态目标检测与测距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大图异常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