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open通信的嵌入式数控系统人机接口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课题相关内容的现状和发展 | 第16-18页 |
1.1.1 数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第16-18页 |
1.1.2 CAN和CANopen总线通信的现状 | 第18页 |
1.2 人机接口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CAN总线及CANopen通信协议介绍 | 第21-31页 |
2.1 CAN总线介绍 | 第21-23页 |
2.1.1 CAN总线概述 | 第21-22页 |
2.1.2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2 CANopen协议介绍 | 第23-29页 |
2.2.1 CANopen概述 | 第23页 |
2.2.2 通信对象 | 第23-28页 |
2.2.3 对象字典 | 第28-29页 |
2.3 CANopen通信的优势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数控系统人机接口分析及硬件平台设计 | 第31-42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3.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32-35页 |
3.2.1 处理器的选择 | 第33-34页 |
3.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4页 |
3.2.3 人机接口界面开发工具选择 | 第34-35页 |
3.3 人机接口硬件设计 | 第35-41页 |
3.3.1 CAN总线电路 | 第35-36页 |
3.3.2 手轮接口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3.3.3 键盘模块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人机接口软件设计 | 第42-79页 |
4.1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42-48页 |
4.1.1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42-43页 |
4.1.2 Linux移植 | 第43-44页 |
4.1.3 Linux设备驱动开发 | 第44-48页 |
4.2 应用程序开发 | 第48-78页 |
4.2.1 输入数据读取程序 | 第48-54页 |
4.2.2 加工代码解析实现 | 第54-57页 |
4.2.3 刀具补偿实现 | 第57-63页 |
4.2.4 操作界面设计 | 第63-70页 |
4.2.5 CANopen通讯设计 | 第70-7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人机接口功能测试 | 第79-86页 |
5.1 人机接口测试平台 | 第79-80页 |
5.2 人机接口CANopen通讯测试 | 第80-8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2-93页 |